摘要:2025年5月17日至23日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与适度的运动,是肿瘤患者抗击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
#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5年5月17日至23日是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与适度的运动,是肿瘤患者抗击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邓天好主任介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是肿瘤患者贯穿治疗全程的“生命课题”,其中“吃”更是与病魔博弈的“关键战役”。
临床数据显示,超过80%的肿瘤患者存在营养问题,而营养不良不仅削弱治疗效果,还会增加感染等风险。肿瘤患者该如何“吃对营养”,实现“吃动平衡”?邓天好主任为您解答。
1.肿瘤患者的特殊代谢:肿瘤细胞会抢夺正常细胞的营养,释放炎症因子,导致患者基础代谢率升高,出现“吃少动多”的失衡状态。即使患者进食减少,肿瘤仍会消耗大量能量,引发消瘦、乏力、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2.治疗副作用加剧营养不良:化疗、放疗、手术、靶向、免疫等治疗可能引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副作用,进一步加剧营养不良。研究显示,约40%~80%的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
3.体重异常的双重风险:消瘦会加速肌肉流失,增加感染风险,降低治疗耐受性;肥胖则可能增加乳腺癌、肠癌等复发风险,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
1.“吃”出健康的三大黄金法则
高蛋白饮食:癌细胞抢不走的“防御盾”
优先选择鱼、禽、蛋、瘦肉、低脂奶制品、豆制品等,建议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2—1.5克蛋白质。如60公斤的患者每天需72—90克蛋白质,约相当于3个鸡蛋加200克瘦肉。对于食欲差的患者,可将蛋白质“藏”进流食,或尝试少量多餐,避免空腹时吃油腻食物。
粗细搭配:给肠道“加油”,让免疫“在线”
用糙米、燕麦、玉米等全谷物替代1/3精米白面,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调节肠道菌群,间接增强免疫力。每餐至少搭配2种深色蔬菜和1种有色水果,它们富含的抗氧化剂能对抗癌细胞引发的氧化应激。
抗炎抗氧化饮食:构建细胞的“防弹屏障”,多吃蓝莓、草莓、西红柿、绿茶等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癌细胞增殖。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A,维护黏膜屏障,增强免疫细胞功能。增加ω-3脂肪酸和锌的摄入,减少促炎因子生成。
2.“动”的智慧:适度活动增强体质
运动目标:每天活动量相当于步行6000步,分次完成。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每次30分钟。
注意事项:饭后1小时运动,避免空腹或刚吃饱就动。运动前后喝温水,避免脱水。出现头晕、胸痛、气短等症状时,立刻停下休息。骨转移或血小板低的患者,需先咨询医生。
1.手术前后:快速补营养,助康复。术前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术后初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再到软饭,适当补充蛋白质和膳食纤维。
2.化疗期:少吃多餐,护胃肠。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远离油腻、辛辣、过甜的食物。呕吐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制剂。
3.放疗期:吃软吃温,润燥护黏膜。食物要软、烂、温,避免烫、硬、粗糙的东西。推荐百合粥、银耳羹等食物,缓解口干、咽痛。
4.康复期:长期规划,防复发。遵循“三少三多”原则:少盐、少糖、少加工食品;多蔬果、多全谷物、多优质蛋白。
1.厨房小技巧:把营养“藏”进食物里。用模具把蔬菜切成有趣的形状,或摆成彩虹色拼盘,刺激食欲。放化疗后味觉减退,可加少量柠檬汁、醋提味。在粥里加一勺蛋白粉、酸奶里拌坚果碎,增加食物的营养密度。
2.心理支持:吃饭不是“任务”,而是陪伴。避免强迫患者进食,给他们一定的选择权。家人陪患者一起吃饭,播放轻松音乐,让进餐更放松。
3.应急方案:吃不下时怎么办?短期对策是喝医用营养制剂来快速补充能量和营养。如果连续3天吃不下东西,或体重每周下降超1公斤,应尽快联系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邓天好主任提醒:营养是肿瘤患者抗击疾病的“隐形处方”。在抗癌征途中,营养管理如同灯塔,为肿瘤患者指引方向。
科学膳食与适度运动构成的“吃动平衡”,是改善营养状态、增强体质的核心策略。营养支持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抗癌治疗的基石,让我们全民行动,用科学营养为生命续航。
来源:湖南医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