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探索健康的广袤疆域中,有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它悄然影响着部分人群的生命健康。这是一种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体内铜离子转运和排泄机制异常,导致铜在体内蓄积,特别是对肝脏、大脑(尤其是豆状核区域)及其他重
在探索健康的广袤疆域中,有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它悄然影响着部分人群的生命健康。这是一种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体内铜离子转运和排泄机制异常,导致铜在体内蓄积,特别是对肝脏、大脑(尤其是豆状核区域)及其他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对于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而言,管理体内的铜水平成为了日常健康维护的核心任务。铜,这种正常情况下对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在此情境下却成了潜在的“健康威胁者”。过高的铜水平可以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肝功能异常、神经系统损害(如震颤、言语不清、运动障碍)、肾脏损伤以及精神症状等。
因此,低铜饮食成为了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管理病情、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限制高铜食物的摄入,如坚果、贝类、某些种类的蘑菇、巧克力以及某些谷物和水果(如葡萄干、无花果),同时增加低铜食物的比例,如大部分的蔬菜(土豆、胡萝卜、白菜等)、部分水果(如苹果、香蕉)、肉类(去皮的禽肉、瘦肉)、以及低铜乳制品,可以有效帮助控制体内的铜水平。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一些常用的烹饪器具和水中也可能含有较高的铜含量,因此选择无铜或低铜材质的餐具和饮用水源同样重要。
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低铜饮食计划,结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定期的监测随访,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疾病的进展。
肝豆状核饮食注意事项
低铜饮食,每天饮食中铜含量不超过1~1.5mg。
1.禁止使用铜制的炊具、器皿烧煮食物。铜的摄入量不仅和食材的铜含量有关,也和使用的食具及炊具相关。
2.瓜果一定要去皮食用(表皮含铜量高,且可能残留农药)。尽量食用天然食物,少食加工后的成品食物(因大多含不利于健康的防腐剂、色素、香精等添加剂,且加工设备可能有铜制零部件)。
3.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本病患者(如伴腹水、脾大及有呕血黑便史者),宜食用半流低铜低盐饮食。且要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避免食用油炸、有渣、有刺或带碎骨的饮食,以免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4.由于铜盐沉积继发钙、磷代谢障碍,加上青霉胺等驱铜药物的长期使用,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弥漫性脱钙,应给去油骨头汤、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口服或静脉补充钙剂,儿童患者还应同时给予维生素D。
禁用食物
1.蔬菜类:芹菜茎、竹笋、菠菜、空心菜、乌菜、苋菜、甜菜根、蕨菜、苦菜、白菜苔、油菜苔、菱角、甜菜叶、洋姜、芫荽、大蒜头、慈菇、山药、芥菜、百合、大葱(红皮)、黄花菜、芹菜叶;
2.肉类:鸭蛋黄、猪舌、鸭皮、驴肉(瘦)、马肉、狗肉、鸽、鹅蛋黄、乌骨鸡、鸡蛋黄、猪脑、猪心、鹅、火鸡、猪肾、猪肝、牛肝、羊肝;
3.薯类:魔芋精粉、藕粉、芋头、红薯片、马铃薯粉;
4.鲜鱼类:鲳鱼、鳗鱼、章鱼、马鲛鱼、蛏子、鱿鱼、扇贝、鱼子酱、乌贼、鲍鱼、螺、海蟹、河蟹、牡蛎、各种虾;
5.鲜水果类:石榴、柠檬、香蕉、荔枝、柚子、椰子、猕猴桃、库尔勒梨、酸梨、软梨;
6.谷类:麦胚粉、麦麸皮、大麦、青稞、小米、黄米、高粱米、荞麦面、薏米;
7.其他:奶糖、浓缩桔汁、红糖、巧克力、麦乳精、薯片、麦片、可可粉、各类果脯、大部分豆类及豆制品、藻类、干坚果、瓜子类、真菌类香菇、蘑菇。
有益食物
适宜日常摄食的低铜食物:如精白米、面、瘦猪肉、瘦鸡鸭肉、小白菜、萝卜、藕、苤蓝、桔子、苹果、桃子及砂糖、牛奶。具体常见膳食铜含量参考附件。
严格限制铜摄入的同时,应给予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构成组织和修复细胞的重要物质,还有保护肝的功能。据报道,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氨基酸与铜结合,促进铜的排出。一般给予1.5~2g/kg/d,多选用优质蛋白:蛋清、牛奶及奶制品,以及低铜的鱼类如鳕鱼、沙丁鱼、针鱼、比目鱼、鲑鱼、胡子鲇、黄鳝、黄鱼、草鱼、罗非鱼等。
补充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肝豆状核变性的儿童,常因钙磷代谢障碍,发生骨质疏松及佝偻病。除用药物外,饮食中应供给富含钙及维生素D的食物。然而许多含钙丰富的食品含铜量也高,因此以奶类食品为佳,奶也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鱼肝油含有大量维生素D,也是维持身体钙和磷吸收的主要因素,故每日应在膳食内供应或补充。
增加摄入锌、锰、钼、维生素B6含量高的食物,以促进铜的排出。可增加食物中的钼含量,如鲤鱼、木耳等食物,都是铜低钼高的食物,同时鱼类优质蛋白质含量丰富,可保护肝脏促进排铜。增加B族维生素食物的摄入量,尤其是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绿色蔬菜、甘蓝等,但因含维生素B6高的食物,大多含铜都比较高,所以可以常规药物补充维生素B6。
增加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有保护肝脏的食疗功效,同时可一定程度帮助提高免疫力。参考附表选择含铜低且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金橘、鲜枣、草莓、西瓜、桃子、李子、哈密瓜及香瓜等。
食物含铜表
专家简介
李新华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感染科及罕见病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2022年广东“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副队长,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执行院长。先后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奖、中组部“第十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记功一次等荣誉。
专业特长:一直从事传染病性疾病及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各种不明原因肝病、疑难罕见肝病及遗传代谢性肝病的诊治,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卟啉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病、不明原因肝硬化及肝衰竭等。
许镇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秘书;I期临床研究病房研究医师
广东省药学会肝脏病专家委员会秘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委员(疑难肝病组)、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炎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精准治疗及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州市健康科普专家(传染病与地方病预防控制组)、中山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山大学优秀教师
专业特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乙肝临床治愈、遗传代谢肝病等疑难肝病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肝脏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