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绿都中央公园:以水为脉,重构城市与自然的共生美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18:46 3

摘要:武汉绿都中央公园(富力绿都·中央公园)位于江夏区文化大道核心板块,是绿都集团与富力集团联合打造的70万方城市综合体项目,由深圳市当代景观规划有限公司(UPPERONE)主笔设计。项目以“水”为核心设计语言,通过现代简约手法融合科技与自然,在CBD高密度开发中重

武汉绿都中央公园(富力绿都·中央公园)位于江夏区文化大道核心板块,是绿都集团与富力集团联合打造的70万方城市综合体项目,由深圳市当代景观规划有限公司(UPPERONE)主笔设计。项目以“水”为核心设计语言,通过现代简约手法融合科技与自然,在CBD高密度开发中重塑“浔水穿城”的江夏水居文化,成为武汉南城兼具生态价值与人文体验的标杆性景观。

一、设计理念:从“水居之城”到现代极简美学

1. 文化溯源与场地挑战

江夏区素有“百湖之县”之称,但项目所在的江夏客厅西区CBD板块,因周边临湖楼盘竞争激烈,原生自然资源不足。设计团队提出“以水为引,引湖入园”的策略,将抽象化的水元素转化为空间叙事主线,规避场地劣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2. 极简美学与科技融合

项目摒弃繁复装饰,以“沐光水韵”为主题,通过六大故事线(寻光、印月、停舟、归栖、倚绿、入梦)构建场景。现代材质(金属、玻璃)与自然元素(叠水、绿植)结合,展现“大隐隐于市”的生活哲学。例如入口处直径超10米的圆形水景,以金属拼接树雕塑为视觉焦点,配合隐藏灯带与篆刻纹样,抽象化演绎江夏历史脉络。

二、空间叙事:多维场景的沉浸式体验

1. 轴线式功能分区

寻光·韶光新启:商业街区通过线性树池、流水肌理铺装与时尚花街,形成延展性空间,吸引人流并增强商业活力。

停舟·江畔慢渡:售楼部后区引入自然叠水景观,绿树掩映下设置雾森系统,夜间以渔火状灯光营造归家仪式感,呼应“停舟慢渡”的诗意。

2. 生态与艺术的交互设计

归栖·鱼篓文化再现:廊架区域采用镂空景墙与锥形灯,灵感源自传统鱼篓编织工艺,光影交错中延伸空间视觉层次。

倚绿·生态技术赋能:项目绿化率达35%,选用香樟、乌桕等本土乔木,结合透水铺装(覆盖率85%)与智能滴灌系统,实现年节水约3000吨,打造低维护可持续景观。

三、技术创新:生态修复与城市共融

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

月印江城:入口水景篆刻江夏历史纹样,夜间通过动态灯光模拟月光涟漪,形成“月印江城”的意境。

湿地生境:借鉴合肥骆岗中央公园的“湿地泡沼”理念,局部区域设置玻璃幕墙展示水下景观,种植苍蒲、芦苇等水生植物,增强生态自净能力。

四、社会价值:城市更新与生活焕新

1. 区域能级提升

项目毗邻地铁7号线江夏客厅站,1公里内覆盖永旺商圈、协和医院及规划中的九年制学校,形成“15分钟生活圈”。约1600亩中央大公园与汤逊湖生态资源联动,推动江夏从“睡城”向复合型CBD转型。

2. 社区活力激活

通过全龄化设计覆盖儿童游乐区、环形健身步道与老年活动空间,并引入市集、艺术展等运营活动,年均吸引超50万人次客流,成为南城青年文化聚集地。

结语:水韵江城的新时代注解

绿都中央公园的景观设计,不仅是对江夏“百湖之县”文脉的现代诠释,更是高密度城市开发中生态与人文平衡的典范。通过“水-光-绿”的多维交互、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项目为武汉南城树立了“自然栖居、诗意生活”的新标杆,成为当代城市更新中不可复制的美学样本。

-项目档案-

设计单位:当代景观规划(UPPERONE)

项目面积:景观设计面积约8.7万平方米(整体占地70万方)

来源:当代景观规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