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AR-T 疗法是近些年来的「明星」癌症治疗策略,该疗法需要获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经过改造增强肿瘤靶向性后重新输回患者体内。目前,CAR-T 疗法已经成功在包括急性淋巴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肿瘤中获得乐观疗效。科学家还在不断改进 CAR-T 疗法,对实
▍ Cell:破解 CAR-T 疗法的「脑雾」谜团!
CAR-T 疗法是近些年来的「明星」癌症治疗策略,该疗法需要获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经过改造增强肿瘤靶向性后重新输回患者体内。目前,CAR-T 疗法已经成功在包括急性淋巴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肿瘤中获得乐观疗效。科学家还在不断改进 CAR-T 疗法,对实体瘤发起新的进攻。
然而,随着更多的临床数据累积,研究者也逐渐注意到一个微妙但普遍的现象。部分患者在接受 CAR-T 疗法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信息处理迟缓等问题——一类被称作「脑雾」的复杂性认知障碍。尽管这些症状通常较为轻微,它仍然引起了神经肿瘤学家 Michelle Monje 教授的关注,「因为这些症状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大脑还在发育的孩子来说影响更加显著。」 Monje 教授解释道。
在最新的《细胞》杂志中,Monje 教授和研究团队成员共同揭示了这一副作用背后的神经机制。他们发现 CAR-T 疗法可能通过持续性引发神经炎症,破坏了少突胶质细胞的髓鞘形成能力。这种负面变化能够阻碍神经信号传导以及神经新生,从而造成认知功能障碍。这一发现有望为减轻 CAR-T 疗法的「脑雾」副作用提供新的策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新文献!干细胞外泌体减轻老年痴呆等病理过程,对大脑可塑性和修复产生有益影响
近细胞外囊泡 (EV) 是细胞可以释放的一种信号以及在相邻和远处细胞之间交换信息的一种途径。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越来越关注干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 并利用其免疫调节能力和再生潜力来抵消炎症和退行性脑部疾病。
近期,Matteo Spinelli团队等人在“Stem cell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decline”的综述就描述了干细胞衍生的 EV 对大脑可塑性和修复的有益影响,还讨论了干细胞衍生EV 给药的优点及挑战性,以及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治疗潜力。
▍ 《四川省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支持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发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
近日,《四川省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文件中明确提出:扩大干细胞临床研究试点医疗机构,支持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发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官网解读文件指出:瞄准细胞基因产业新赛道布局创新药开发项目、扩大干细胞临床应用范围。
▍ Cell 子刊:复旦大学团队开创实体瘤 CAR-T 疗法 “代谢赋能” 新策略
过往研究发现,CAR-T 细胞依赖糖酵解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供能,极易受制于低糖、缺氧及乳酸蓄积的实体瘤微环境,陷入能量枯竭-功能耗竭的恶性循环。然而,并非所有的免疫细胞都会因 TME 一蹶不振,调节性 T 细胞(Treg)就是一个例外。Treg 可以依赖独特的代谢方式来降低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增强脂质代谢,从而在低氧、低葡萄糖的 TME 中获得生存优势。同时,这种代谢优势的关键调控者是一个叫做 Foxp3 的转录因子,这些发现也给科学家带来了改造 CAR-T 细胞的全新启示。
近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础医学院储以微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骆菲菲研究员团队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揭示 Foxp3 通过非转录依赖的线粒体动态调控机制,重塑 CAR-T 细胞代谢表型,赋予其突破实体瘤微环境限制的生存优势,提升 CAR-T 细胞实体瘤治疗的持久性和有效性。这项研究为实体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增效不增毒的创新解决方案。
来源:老周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