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送别诗的巅峰之作:十大经典代表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00:09 2

摘要:赏析:诗中以“酒”象征离愁,通过劝朋友再饮一杯酒,将对友人远行的担忧与牵挂尽融其中,同时开创了“阳关意象”,成为送别诗的经典代表,后被谱为《阳关三叠》,成送别代名词。

1.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诗中以“酒”象征离愁,通过劝朋友再饮一杯酒,将对友人远行的担忧与牵挂尽融其中,同时开创了“阳关意象”,成为送别诗的经典代表,后被谱为《阳关三叠》,成送别代名词。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诗人以景截情,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空旷壮阔之境展现无限离愁,将盛唐气象与个人情思融为一体,奠定了“长江送别”母题,对苏轼、陆游等皆有影响。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此诗变悲凉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表现出超越空间距离的深厚友谊,颠覆了六朝以来哀怨的送别传统,开拓出宽广豁达的文学新境界,成为旷达送别诗范式。

4. 《别董大》——高适

原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诗人以反问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振奋士气,在悲壮中彰显盛唐风骨,与王维“西出阳关”并称送别双璧,是激励型送别诗鼻祖。

5.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诗人托物言志,借“冰心玉壶”象征人格操守,将送别升华为最高境界的品格表达,“冰心玉壶”也成为文人操守的象征,远超送别范畴。

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该诗以野草喻离情,物我两忘,是中唐写实与象征结合的典范。“离离原上草”几句更是成为生命哲思的经典,前四句独立于送别本意,也广为流传。

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原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这是边塞送别诗的巅峰之作,诗人以奇景(八月飞雪)衬壮别,开创了“雪中送行”美学,以险景写深情,后世边塞送别诗多效其手法。

8.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原文: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赏析:作为晚唐绝句翘楚,诗中笛声、离亭、双向天涯等意象,构成完美意境闭环,宋词“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意象皆溯源于此。

9. 《重别梦得》——柳宗元

原文: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赏析:诗人以政治沉浮入送别,“万事同”与“忽西东”形成命运暴击,开创了贬谪文人送别诗沉郁一派,苏轼贬谪诗多承其调。

10. 《横塘》——范成大

原文: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赏析:这是一首宋诗理趣化送别的代表,以永恒风景反衬人生无常,上承《诗经》“南浦”意象,下启明清送别诗“以静制动”风格。

除上述作品外,像《诗经·邶风·燕燕》被称为“万古送别之祖”,以刻画现场氛围以及营造哀伤情绪为主要手法,把送别情境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还有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送别诗的丰富景观和深厚传统。

来源:让梦想起飞427308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