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馆多维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00:09 4

摘要: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5月以来,内蒙古科技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依托场馆丰富的科普资源与创新展教模式,系统策划“民族政策宣传月和民族法制宣传周”系列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科技传播深度融合,为各族群众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5月以来,内蒙古科技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依托场馆丰富的科普资源与创新展教模式,系统策划“民族政策宣传月和民族法制宣传周”系列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科技传播深度融合,为各族群众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内蒙古科技馆以“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为主题,创新设计“观影+体验+宣讲”三维教育体系。在直径20米的穹顶球幕影院中,45名来自呼市新城区如意社区、展北社区及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群众共同观看《深海探秘》科普影片,通过展现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壮美画面,隐喻民族团结的共生共荣理念。在科技场景中自然增进情感认同,形成“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常设展厅和主题展厅,参与者在交互设备体验中协作完成科技任务,直观感受“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深刻内涵。

针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内蒙古科技馆联合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新营子镇第一小学和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开展“探索科技奥秘 增强民族自信”主题活动。50余名留守儿童跨越60公里走进场馆,在球幕影院惊叹于深海发光生物的奥秘,通过科技互动装置触摸“五个认同”的具象表达。12岁留守女孩张燕(化名)在笔记本上记录的不仅是海洋知识,更是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直观认知。内蒙古科技馆通过“教育帮扶+场景体验”模式,让民族政策宣传突破地域限制,激励各族青少年树立科技报国之志。

内蒙古科技馆创新“观影+宣讲”教育形式,联合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报告厅内,原内蒙古军区齐向阳大校以国防安全形势为切入点,结合科技馆前沿科技展示,深入阐释民族团结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党员干部通过生动案例和详实数据,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国家安全之基”的理论逻辑,实现国防教育与科技教育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内蒙古科技馆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展教创新”工作模式,积极开发适合各族群众参观学习、场景互动、体验实践的特色项目,将民族政策宣传嵌入青少年科技教育、科普活动、党员干部培训等核心业务。通过建立“场景互动-知识传递-情感共鸣”的教育闭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与科普教育深度融合,为全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提供可复制的科技馆实践样本。
内蒙古科技馆以科技创新为笔,以民族团结为墨,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发挥科普阵地优势,将民族政策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互动的科技场景,不仅实现了教育形式的突破,更在各族群众心中播撒下“石榴籽”,为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凝聚更为广泛的精神力量。

来源:内蒙古科技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