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液透析中低血压(IDH)是透析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50%,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及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传统超滤(UF)速率过快导致的血容量(BV)骤降是IDH的核心机制。近年来,基于实时BV监测的超滤控制(BV-UFC)系统通过动态调整UF速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IDH)是透析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50%,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及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传统超滤(UF)速率过快导致的血容量(BV)骤降是IDH的核心机制。近年来,基于实时BV监测的超滤控制(BV-UFC)系统通过动态调整UF速率,理论上可优化血浆再充盈(PRR)并减少IDH,但其临床效果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验证改良设置的BV-UFC系统在减少IDH事件、提升超滤目标达成率及改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的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的交叉试验,纳入38例稳定门诊血液透析患者(最终31例完成试验),随机分为两组(Group A/B),分别接受2周标准HD与2周BV-UFC引导HD,随后交叉干预。BV-UFC系统(Nikkiso DCS-200Si)将透析分为四阶段:初始10分钟恒定UF速率(100%预设速率)、10分钟维持速率(100%)、自动调整期(基于实时BV每2分钟调整UF速率,目标BV降幅比标准HD高2%-4%)及最后20分钟降速至50%。主要终点为每次透析中IDH事件数(定义为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10 mmHg),次要终点包括平均PRR(mL/kg/h)及超滤目标(干体重±0.3 kg)达成率。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及McNemar检验,统计显著性设定为P
研究结果
1.IDH事件频率显著降低
· BV-UFC组平均每次透析IDH事件数为2.32±0.36,显著低于标准HD组的2.91±0.38(P=0.019),风险降低20.3%。然而,单次透析中至少发生1次IDH的会话比例无显著差异(BV-UFC组56.5% vs 标准HD组54.8%,P=0.835)。
2.血浆再充盈率(PRR)提升
· BV-UFC组全程平均PRR为3.87±0.21 mL/kg/h,显著高于标准HD组的3.45±0.18 mL/kg/h(P=0.019)。尤其在透析开始后0-1小时(4.12±0.25 vs 3.02±0.20,P
3.超滤目标达成率优化
· BV-UFC组超滤目标达成率为95.2%(177/186次透析),显著高于标准HD组的91.4%(170/186次)(P
4.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改善
· BV-UFC组透析结束时BV降幅(ΔBV)为-6.35%±0.21%,显著低于标准组的-7.09%±0.26%(P
5.安全性指标无差异
· 两组间超滤总量(2.11±0.11 L vs 2.08±0.13 L,P=0.61)、Kt/V值(1.49±0.04 vs 1.51±0.47,P=0.12)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如低血压相关干预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基于血液容量监测的超滤控制系统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评估研究设计及主要研究结果
本研究首次证实,改良设置的BV-UFC系统通过动态调整超滤速率,可显著减少IDH事件发生频率(降低20.3%)并提升超滤目标精准度(达成率95.2%),同时改善血浆再充盈效率(PRR提升12.2%),且不增加治疗时间或影响透析充分性。其机制可能与早期UF速率优化及后期降速策略相关,从而平衡血容量下降与组织液回流。尽管未能完全预防IDH发生,但BV-UFC在减少复发事件及提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展现出明确优势。未来需扩大样本并纳入高危患者(如心功能不全者),评估其对长期心血管预后的影响。此技术有望成为血液透析个体化液体管理的重要工具,推动精准透析实践。
原始出处:
Shintaro Hamada, Masami Hata, Shuntaro Furukawa, Sunao Yamamoto, Effectiveness of blood volume change–guided ultrafiltration control (BV-UFC) in hemodialysis: a crossover comparative study, Clinical Kidney Journal, Volume 18, Issue 5, May 2025, sfaf141
撰文 | 梅斯医学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来源:科学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