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刚从镇上的家电维修店回来,给老冰箱配了个新温控器,花了八十五块钱。往常我会嫌贵,今天却大方地说不用找零了。小贩惊讶地看了我一眼,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这么大方,可能是早上看见手机银行收到的那笔钱的缘故。
天热了。
我刚从镇上的家电维修店回来,给老冰箱配了个新温控器,花了八十五块钱。往常我会嫌贵,今天却大方地说不用找零了。小贩惊讶地看了我一眼,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这么大方,可能是早上看见手机银行收到的那笔钱的缘故。
二十八万。
不多不少,正好是十五年前我借给表弟阿强读大学的钱,外加利息。说实话,这笔钱我早就不抱希望了,毕竟这么多年过去,连阿强住在哪儿我都不知道。
家里的狗听见我回来,从墙角的凉席上跳起来,摇着尾巴,好像在问我怎么回来得这么早。我扔了块肉骨头给它,它欢快地叼着跑了。这狗也老了,跟我一样都是过了不惑之年的老家伙了。
我坐在院子里的老藤椅上,盯着手机银行APP上那条转账记录。明明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日,却好像过节一样,心里盘旋着说不出的滋味。
客厅里的老式电风扇呼呼地转着,发出轻微的吱嘎声。我媳妇从菜地回来,手里提着刚摘的几个黄瓜和一把空心菜,口里念叨着:“老天爷,这日头毒得很,才五月就这么热!”
她刚想继续说什么,忽然发现我坐在那发呆,眼睛立刻眯了起来:“你这是咋了?一大早就坐着不动,是不是又赌钱输了?”
我把手机递给她看,她放下菜蓝子,擦了擦手,眼镜差点掉下来:“这…这是谁给的?”
“阿强。”
“表弟阿强?那个读了大学就没回来过的阿强?”她不敢相信地瞪大眼睛。
我点点头。她的反应我能理解,毕竟这十五年来,每次提起阿强,她都会气得直摇头。在她眼里,我就是个傻子,把自己的血汗钱借给一个连血缘都不算很近的表亲,然后人家拿了钱一走了之。
那是2010年的夏天,比今天还要热。阿强高考成绩出来,考上了省城一所不错的大学,计算机专业。他爸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还有个上初中的妹妹。表叔来我家,脸上带着难堪的笑,说阿强想去读大学,但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
那时候我刚从县城工厂里下岗不久,开了个小杂货铺,日子过得还算可以。我媳妇怀着老二,大女儿才上小学二年级。家里也不算宽裕,但看到表叔那张黝黑的脸,我没多想就答应了。
“多少钱?”我问。
“学费一年六千,住宿费一千二,加上生活费,一年差不多要一万五。”表叔低着头说。
“四年就是六万,”我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开销,七万应该够了吧?”
表叔连忙点头:“够了够了,阿强说他以后会自己打工赚生活费。”
我媳妇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拿着菜刀,脸色发青。她没说话,但我知道她不赞成。晚上睡觉的时候,她翻来覆去地问我:“你哪来那么多钱?”
“我这几年攒的,加上我爸妈留下的一点积蓄。”
“那是给咱们闺女上大学准备的!”她终于憋不住了。
“闺女还小呢,等她上大学的时候,咱们肯定能攒够钱。”我笑着拍拍她的肩膀,“再说了,阿强那孩子聪明,以后肯定有出息,能还上的。”
媳妇冷哼一声,背对着我睡了。
把钱给表叔那天,阿强也来了。那孩子瘦瘦高高的,戴着副眼镜,看起来挺文气。他跪在我面前磕了三个头,我赶紧把他拉起来:“这是干啥?咱们是亲戚,不用这么客气。”
阿强抬起头,眼睛红红的:“表哥,这钱我一定会还的。”
我不在意地摆摆手:“慢慢来,先把书念好,以后有出息了再说。”
阿强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坚定:“我会好好学习,将来一定报答您的恩情。”
送走他们后,媳妇在厨房里摔盘子:“这钱怕是打水漂了。”
我不想跟她争辩。其实我心里也没底,但看到阿强渴望上学的眼神,我就觉得值了。
第一年,阿强寒暑假都会回来,还带了些学校的纪念品给我们家孩子。他跟我讲大学的生活,说学校周围有个小湖,晚上可以看见星星倒映在水里。我听得入了迷,仿佛自己也坐在那个小湖边,看着满天星光。
第二年,他只回来过一次,说学校有个创业项目,他被选中参加了。我能感觉到他变了,举止言谈间多了份自信。
第三年,他彻底没回来过。我打过几次电话,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表叔接的,说阿强在忙实习,没时间回来。
第四年,连他爸妈也联系不上他了。表叔来我家,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句:“阿强说他要去深圳发展,那边机会多。”
再后来,村里人偶尔会提起阿强,说他在大城市当了程序员,薪水高得吓人。还有人说看见他开着豪车回老家,不过只在县城停留了一晚就走了。我不知道这些传言有几分真假,但每次听到,心里都会泛起一丝失落。
后院的梧桐树下,我媳妇坐在小板凳上削土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撒在她的花布裙子上,像是绣了金边。她看起来比早上温和多了。
“真没想到阿强这孩子还记得这笔钱。”她轻声说。
我笑了笑:“我倒是一直相信他会还。只是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方式。”
“什么方式?”
我把手机递给她,指着转账备注:“你自己看。”
备注栏里写着一行小字:
“表哥,这是我欠您的学费加利息。当年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十五年了,我一直记得您对我的恩情。不是不联系,是不敢面对,怕您看不起我的选择。现在我有能力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您。上月我查到了您的银行账号,但还没勇气当面道谢。希望您和家人一切安好。——阿强”
媳妇看完,眼圈红了。她把手机还给我,低头继续削土豆,不说话了。
我拿着手机,翻看着通讯录里存的老号码。不知道阿强还用不用这个号,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拨了过去。
电话接通了,那边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喂?”
“是…阿强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表哥?”
听到这声”表哥”,我突然有点哽咽:“孩子,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挺好的。”他的声音听起来紧张又欣喜,“表哥,您收到我的转账了?”
“收到了。”我说,“不过你转这么多干嘛?当初我借你的只有七万。”
他轻笑了一声:“这些年您没收我利息,我自己算了一下,按银行利率该是这个数。”
我摇摇头,虽然知道他看不见:“傻孩子,咱们是亲戚,哪来的利息?”
“表哥,”他突然正色道,“这些年我一直没回来,不是忘恩负义,而是…我走了一条和您期望不同的路。”
“什么意思?”
“我没有好好读书,大二就辍学了。”
这倒是让我吃了一惊:“那你现在在做什么?”
“我创业了,做了个小软件公司。最早是帮人写代码,后来慢慢有了自己的项目,现在公司有二十多个员工了。”
我听着,心里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失望:“那…你做得还不错嘛。”
“表哥,我知道您借钱给我是希望我好好读书拿个文凭。我半路退学,对不起您的期望。这些年我一直不敢面对您,怕您失望。”
我忽然明白了什么,笑了:“傻孩子,我借钱给你,是因为信任你能有出息,不是非要你拿个文凭。你现在不是做得挺好的吗?”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一会儿:“表哥,您真的不怪我吗?”
“怪你什么?”我反问,“你不是把钱还了吗?还多还了二十一万。”
他笑了,笑声里带着释然:“表哥,我这次回老家,能见见您吗?”
阿强说他下周会回来。我挂了电话,心情复杂地坐在藤椅上。院子里的老梧桐树沙沙作响,阳光晒得我有点发晕。
媳妇端着一盘切好的凉拌黄瓜走过来:“阿强要回来啦?”
我点点头。
“那明天我得去镇上买点好菜,”她说,“咱们好好招待一下。”
我看着她忙前忙后的样子,眼眶有点湿:“你不是一直说他忘恩负义吗?怎么现在这么上心?”
她白了我一眼:“人家现在有出息了,把钱也还了,不是好孩子是什么?”
我笑了笑,没说话。这就是人心啊,善变得很。但我不怪她,她也是为了这个家。
我掏出手机,又看了一眼那个转账备注。想起十五年前那个跪在我面前的瘦弱少年,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渴望。
有些投资,回报不一定是钱。
晚上,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听着窗外的蛐蛐叫,想起小时候和表叔在田里抓蛐蛐的情景。那时候日子虽然苦,但单纯。现在日子好过了,人心却越来越复杂。
明月从窗户照进来,照在地上的红砖上。那是我爸当年亲手铺的,已经有些年头,边角都磨得发亮了。
阿强还说,他想带我们去城里玩几天。我婉拒了,说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其实是不想让他破费。
但我没说的是,我想去看看他口中的那个小湖,看看他创建的那个小公司。我想知道,当年那个害羞的少年,是怎么在大城市里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
也许,下次吧。
“爸,醒醒。”
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女儿站在床边。
“都十点了,你还睡。”她嗔怪道,“妈说今天有客人来,让你赶紧起床。”
我这才想起来,今天阿强要来。我赶紧起床,洗漱完毕,换上那件藏了好几年的格子衬衫。
门外传来汽车的声音,我走出去,看见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院子前的土路上。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高大的男子,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我愣了一下,差点认不出来:“阿强?”
他冲我笑了笑,有些腼腆:“表哥。”
十五年过去,当年那个瘦弱的少年已经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他走到我面前,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客套,而是直接给了我一个紧紧的拥抱。
我突然感到鼻子一酸,拍了拍他的背:“长高了不少啊。”
“表哥,还是你记忆中的样子。”他松开我,眼睛有些湿润。
我们相对而立,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十五年的时光就这样凝固在我们之间,像是一道透明的墙,既能看见,又无法触碰。
“进屋坐吧,你表嫂做了好多菜呢。”我招呼道。
他点点头,从车里拿出几个包装精美的礼盒,跟着我进了门。
那顿饭吃得格外热闹。媳妇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有红烧肉、清蒸鱼、炒青菜,还有阿强小时候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我女儿带着她刚满两岁的孩子也来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融洽得像是没有经过十五年的分别。
阿强给我带了一条上好的烟,给媳妇带了一套化妆品,给女儿和外孙也带了礼物。他讲起这些年在深圳的经历,说创业初期有多艰难,说他的公司如何从一个小工作室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我其实一直在偷偷关注你们。”他说,“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县城,但一直没敢来找你们。”
“为什么?”我问。
“我怕你们会失望,会觉得我辜负了你们的期望。”他低头喝了口酒,“那钱是你们给孩子上学准备的,我却辍学了。”
我媳妇插嘴道:“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你不是做得很好嘛。”
阿强笑了笑:“是啊,但如果没有表哥当初的帮助,我可能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
饭桌上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沉重。我猜大家都在想,如果当初没有那七万块钱,阿强会不会还是村里的一个普通农民,就像他父亲一样,终日与田地为伴。
我打破沉默:“钱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借给你钱不是为了让你按我的想法走,而是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看到你现在过得好,我就满足了。”
阿强举起杯子:“表哥,谢谢你。”
酒足饭饱后,阿强提出要给我看些东西。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平板电脑,打开一个视频文件。
“这是我公司的简介,”他说,“想让您看看我这些年都在做什么。”
视频中,一栋现代化的写字楼里,几十个年轻人在电脑前工作。镜头扫过一个个专注的面孔,然后是阿强坐在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
“我们公司主要做医疗软件,”视频中的阿强说,“帮助医院管理患者信息,提高诊疗效率。去年我们的系统在省内十几家医院上线,今年计划扩展到全国。”
我看着视频中侃侃而谈的阿强,对比眼前略显拘谨的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在工作中,他是一个自信满满的企业家;在我面前,他永远是那个接受帮助的表弟。
“公司还成立了一个助学基金,”视频继续播放,“专门资助农村学生上大学。目前已经资助了二十多个学生…”
我惊讶地看向他:“你建了个助学基金?”
他有些不好意思:“是的,受您启发的。我想把这份恩情传递下去。”
我一时语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原来当年的那七万块钱,不仅改变了阿强的命运,还通过他影响了更多的人。
天色渐晚,阿强说要回县城看望他父母。他走之前,悄悄塞给我一张名片。
“表哥,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所有的联系方式。以后有什么事,随时找我。”
我接过名片,上面印着”强华科技”的公司标志,以及阿强的头衔:“创始人兼CEO”。名片很简洁,但看得出是精心设计过的。
“还有,”他又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卡,“这是我给您和表嫂办的一张卡,每个月会有一些钱进去,算是我这些年的心意。”
我连忙推辞:“这怎么行?你已经还了钱,还多还了那么多,我不能再收你的钱了。”
阿强坚持道:“表哥,这不是还钱,是我的一点心意。您和表嫂年纪大了,应该好好享受晚年生活。这些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您可能有用。”
我看着他诚恳的眼神,最终还是收下了卡,但在心里打定主意不会用它。
“表哥,”临走前,阿强突然说,“其实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想跟您说。”
“什么事?”
“我大二的时候,不是主动退学的。”他的声音低了下来,“是被学校劝退的。”
我愣了一下:“为什么?”
“我沉迷编程,荒废了学业。学校给了我两次警告,我都没当回事。第三次挂科后,学校就让我退学了。”
他继续说:“当时我很自责,觉得辜负了您的期望。我不敢告诉您真相,就躲起来了。后来我在一家小公司找到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学习,慢慢地才有了今天。”
我拍拍他的肩膀:“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现在做得很好,比拿个文凭有出息多了。”
阿强眼圈红了:“表哥,您真的不怪我吗?”
“怪你什么?”我摇摇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当年借你钱,不是要你按我的想法走,而是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
阿强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您,表哥。”
送走阿强后,我和媳妇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看着夕阳西下。
“阿强这孩子,有出息了。”媳妇说。
我点点头:“是啊,比我想象的还要有出息。”
“你说,当初如果我们没借钱给他,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沉思片刻:“也许会和他爸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吧。”
“那你后悔吗?”她问,“毕竟那七万块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我笑了笑:“有什么好后悔的?看到他现在的样子,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值得的投资。”
媳妇也笑了:“是啊,虽然晚了十五年,但回报率确实不错。”
我们相视而笑,笑声中带着对往事的释然和对未来的期待。
夜色渐浓,院子里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这十五年的故事。我想起手机银行上那个让我彻夜难眠的备注,想起阿强说他建立的助学基金,想起那个曾经跪在我面前的少年。
有些投资,回报不仅仅是钱。它可能是一个人生命的改变,可能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可能是一份足以温暖整个夜晚的感动。
这些,都是无价的。
来源:牟牟说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