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于1951年的南宁火车站,见证了新中国广西南宁铁路交通的发展变化,也留有许多人的往事经历。经多次改建扩容、提升,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和中国—东盟国际经贸大通道的铁路交通枢纽站。其实南宁站的面积也不过7、8千平方米,设计高峰聚集人数仅4千人左右。近十年来,随着我
建于1951年的南宁火车站,见证了新中国广西南宁铁路交通的发展变化,也留有许多人的往事经历。经多次改建扩容、提升,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和中国—东盟国际经贸大通道的铁路交通枢纽站。其实南宁站的面积也不过7、8千平方米,设计高峰聚集人数仅4千人左右。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迅速发展,偏离老城的南宁东站,成了新铁路站的“老大”。南宁站虽老且旧,但多年成熟、完善的区域优势,动车次虽少且普客车多,但依然散发着独特吸引力...
近日,乘坐体验了一把绿皮车,又回到老时光的记忆。老站前当年的大转盘(绿地),早被清厢快速路架桥飞过,形成T字形路口,一眼望尽首府商业区的朝阳大道,虽交通拥堵状并不改观多少,但地下商业街及通道整洁大气多了;曾显得宽阔成荫的站前广场,当年人流密集,形形色色小偷、骗子不少;两边的商店,东西看似不贵,但属“著名”假冒山寨饮料的高发地;留存着几棵粗壮老水的大王椰树,依稀透着岁月印记;现在搭起了大棚,使检验口外移,遮阳挡雨,也增加了人员容量;熟悉的“南宁站”三字的旁边,两块“牛皮癣”式的广告牌,这格局,多年来拉低着首府及南铁局的形象而无解。但从出站沿线的高墙围挡看,要说南局不讲形象也不对。
当年,对称式设计,带民族风情的雄伟大楼主体,如今虽显陈旧,但大厅内,靓丽的水磨石地板,依然光彩照人,不失豪气。电子化时代,售票厅早没有了往日十几列排队到门外,大包小包人挤人的情景,春运“抢票”是当年许多人挥之不去的阴影记忆。印象中,只有二楼是带空调,现在是全域性了。没有小广播,候车人也不多,安静从容、舒适干净的环境,感觉很OK。
如行程不赶,那么位于主城区,有着地铁,公交,共享车,的士等等便利,简单,实惠的南宁火车站,值得推荐。如果可以,为什么南宁铁路局不能增发更多一点动车呢?
来源:甯14912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