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938年深秋,冀东地区的五万抗日军民部队,在组织命令下踏上“整训之路”,准备从冀东西撤至平西根据地。
出发时是抗联主力、是人民希望、是铁血精英,可当队伍抵达平西时,连夜点名,活着的只剩千余人。
撤退途中,副司令陈宇寰、洪麟阁、昌黎支队司令丁万有先后牺牲,英雄殒命,战友失联,几万冀东军民未见天日。这不是一次失败的行军,而是一次掏空主力、折断脊梁的决策之痛。
1938年10月初,九间房子会议在密云召开,主持人是八路军四纵政委邓华。会议确定了一个战略方向:将冀东抗日联军与八路军主力全部西撤,整训之后再战冀东。
此时冀东地区刚经历了暴动高潮,抗联总兵力达五万余人,武器、物资、人心尚可,日军虽有围剿之势,仍未形成重围。
中央在此前明确发电,反对大规模撤退,要求“以小部队为主,打游击,发展群众”。
李运昌当时持反对态度,认为冀东敌情虽重,但土改初起、群众基础良好,应坚守待机,但未被采纳。
但会中,有不少人都发言觉得应该西撤,加上当时冀东部队和日伪军遭遇了数次,这种西撤论调越发普遍,最终宋时轮、邓华拍板,觉得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还是做出了西撤的觉得。
然而真正到了路上,邓华等人,才知道这次的西撤有多困难:民心遭到打击,部队军心同样险些溃散!
撤退从10月5日启动,主力东渡滦河,途经青龙、抚宁、蓟县、密云、昌平等地,目标平西山区。但行军初期就暴露问题:部队编制混乱、军纪松散、补给严重不足。
不少战士未受过系统训练,携带亲属同行者众,夜宿农户、无组织无补给、士气迅速下滑。沿线村庄粮食被抢购一空,百姓怨声渐起,地方基础开始动摇。
天气骤寒、风雪连天,部分队伍穿单衣、脚裹草绳,翻越山岭时冻伤成批。
大队未及密云前,就已失散数千人。缺粮、缺衣、缺药、缺命令,几日后,已成溃军之态。
10月10日清晨,蓟县马伸桥北老山头,副司令陈宇寰部遭遇敌军包围。山中林密,敌人突然炮击,陈宇寰指挥反击,被敌炸弹击中牺牲。
随后,担任冀东一路总指挥的洪麟阁率部抵达滦河台头村,途中亦陷入敌重围,15日英勇牺牲。
前锋被毁,后方未稳,队伍日夜兼程,却越走越散。至密云时,尚有万人,过居庸关时,只余数千人。
最终到达平西整训地点的,仅剩高志远部1000余人,其余各路散于蓟县、遵化之间者不过数百人。
五万人西撤,剩下千余人,即便经过后来陆续的集结,也不到三千人。这不是战斗,是消耗;不是转移,是沉没。
失败不仅在路上,还埋伏在“决策背后”的每一次忽略与误判中。
冀东抗日联军的撤退行动,在敌人眼里并非秘密。10月中旬起,日军已在滦河沿岸布设重兵,调集伪满军配合日伪正规部队,封堵冀东西撤线路。敌军参谋部通过谍报,掌握抗联出发路径,关键通道全部布防。
10月15日至20日之间,连续爆发多场阻击战。青龙县与迁安边界的森罗寨、包各庄成为主战场,敌我交火剧烈。抗联曾一度突破敌封锁线,歼灭伪军一个营、俘虏军官7人、士兵200余名。但胜势未能持续。
此后,冀东抗联于瓦罐头村遭遇敌军空袭。日军出动飞机四架,地面同时展开步骑围剿。当场伤亡600人,该地成为此次撤退最惨烈的一战。
更为沉痛的是,连续数日雨雪天气,道路泥泞,队伍难以展开阵形,多数伤员来不及掩埋,冻死雪中。
途中无补给,战士以草根果腹。队伍前后脱节,部分起义队伍在青龙密林间彻底失散,至今日再无音信。一路上,百姓夹道相送者寥寥无几,多为哀叹:“出征如山洪,归来只见沟壑。”
洪麟阁牺牲时,身中三弹,坚持指挥至最后一兵弹尽。丁万有部抵达宫里村,被敌骑包抄,战至天黑,手榴弹一颗未留,战死沙场。
几位高级指挥官的牺牲,不仅是战术打击,更是士气重创。敌军趁势发起舆论攻势,广播宣传冀东抗联“弃民而逃”,引发部分民众观望,地方抗日力量骤然陷入低谷。
撤退之后的平西整训,仍然难挽冀东根据地崩塌之势。
西撤结束,平西整训开始。高志远部落脚山中,依托老根据地恢复编制、整顿队伍。然而,最难恢复的不是武器,不是粮草,是被敌军撕裂的冀东人心与组织基础。
撤退遗留问题数不胜数。滞留冀东的游击支队编制被打散,原47个总队仅存不足20个有战斗力单位。部分暴动干部牺牲,亦有因纪律松弛被俘者,导致组织网络断层严重。
人民群众受撤退之痛,情绪受损。日伪趁机反扑,大肆清乡,搜捕中共干部,设立“维新村”,剿灭据点。冀东各县党组织需数月重建,抗日根据地全面萎缩。
1939年春,整训后的冀东部队试图返回原区域,展开第二次游击运动。但地形、人员、敌情均已不复当初。抗联力量一分为三,小规模伏击敌车,打游击战,逐步恢复影响力,却始终未能恢复1938年八月的巅峰状态。
撤退损失的,是时间、是空间、更是“主动权”。错失冀东冬季战机,等于把整个抗日高潮拱手让敌。
五万人撤退,代价沉痛,结局未明。那场“整训”之后的“再出发”,已是“再也回不来”的叹息。
参考文献:
张琳淼.让抗日烽火燃遍冀东的抗日大暴动[J].共产党员(河北),2025,(08):50-52.宁力星.惨烈悲壮的平西大撤退[J].党史博采(纪实),2006,(23):36-38.冀东人民抗日暴动西撤遭受挫折,2019-09-20 09:34,河北共产党员网来源:伩蕊说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