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的一间教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正火热进行,学生们或围在显微镜前细心观察,或执笔绘图,或围绕科学问题展开讨论。这堂名为“小视角,大视野——弘扬科学精神,探寻生命故事”的创新课程,让在场的孩子们直呼“太有趣了”。
在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的一间教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正火热进行,学生们或围在显微镜前细心观察,或执笔绘图,或围绕科学问题展开讨论。这堂名为“小视角,大视野——弘扬科学精神,探寻生命故事”的创新课程,让在场的孩子们直呼“太有趣了”。
推动科学家精神课程进乡村
2023年,由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将科学教育项目和有形资源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对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进行关心帮扶指导。“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行动”作为北京市科协落实意见的实践,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市科协党校)采取学校教育主阵地与社会科教大课堂相协同的举措,把北京市科协弘扬科学家精神课程送进北京乡村学校,为北京远郊区县的科教资源赋能,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创新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课程建设
科学教育是激发青少年科学潜能、培养科学精神的关键环节,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市科协党校)创新工作理念,打造针对青少年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创新科学教育课程,通过兴趣引领,让科学精神融入青少年课堂教育,引发青少年对科学精神的共鸣,为乡村孩子种下探索科学的种子。“小视角,大视野——弘扬科学精神,探寻生命故事”授课教师谷洪表示,在科学实践中,帮助青少年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在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从而引导青少年以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作为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准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技实践课是激发学生爱上科学,了解科学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他们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家精神。通过这次实践课,我从孩子们眼中看到了对研究科学的兴趣。”
北京市密云区科学技术协会、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给予了本次活动大力支持。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教师表示,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起感受科技的魅力科学的种子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
来源:丝路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