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男,37岁,咳嗽、咳痰1周,发热、气促4天。患者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黄白痰,伴咽部不适,4天前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8.4℃,伴气促。患者有慢性腹泻病史,身体消瘦。
病例介绍
患者,男,37岁,咳嗽、咳痰1周,发热、气促4天。患者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黄白痰,伴咽部不适,4天前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8.4℃,伴气促。患者有慢性腹泻病史,身体消瘦。
入院急诊查胸部CT提示双肺纹理普遍增粗,并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多发点片状渗出病灶。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干性啰音,余无特殊。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33.08 x 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91.6%,血小板计数284 x 10^9/L,C反应蛋白87.52 mg/L,降钙素原0.769 μg/L。肺CT可见双侧斑片状实变,伴有磨玻璃光晕,主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和远端管腔狭窄,可见小叶中心性肺气肿。
人院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人院后相关检查示:G试验 149.2 ng/L;血气分析、凝血四项、心肌酶六项、自身抗体、肿瘤标志物指标均正常;痰涂片、痰培养、痰培养找抗酸杆菌均阴性;结核菌素试验皮试(-);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初始给予亚胺培南抗感染,未再发热,但仍气促。后气促明显加重,行气管镜检查示气道大量黄白伪膜样坏死物附着,行支气管黏膜组织活检。气管镜下典型的气道真菌感染性表现,痰培养检出曲霉菌,复查胸部CT示右上肺空洞出现,考虑进展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开始给予伏立康唑联合米卡芬净治疗。气管镜病理结果示坏死物中似见真菌菌丝及孢子,同期痰培养检出泛耐鲍曼不动杆菌,在抗真菌感染治疗基础上,停用亚胺培南,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为替加环素、头孢噻舒巴坦。抗真菌治疗1个月后CT示双肺病灶较前略吸收缩小,右上肺空洞消失,序贯口服伏立康唑片维持治疗3个月后复查CT示双肺病灶进一步吸收好转予停药。
病例问题
曲霉菌病可见于免疫正常的患者吗?
曲霉感染常见于白血病、恶性肿瘤及器官移植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且可引起侵袭性烟曲霉病,危及生命。但是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曲霉菌病可见于免疫正常的患者。该例患者长期腹泻,营养状态较差,或与曲霉菌病感染有关。由于患者没有免疫抑制的病史,病初没有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呼吸道症状被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表现。
病例图片
2025-05-26
来源:李永军全科医学笔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