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当今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最常累及肺部,导致肺结核,俗称“肺痨”。
【基本公卫项目】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什么是结核病?
常见症状及传播途径有哪些?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当今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最常累及肺部,导致肺结核,俗称“肺痨”。
肺结核以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为常见症状,此外,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传染。
肺结核患者如何治疗?
只要按照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治疗原则,经过6~8个月规范治疗(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绝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015年起,国家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肺结核患者及疑似肺结核患者为重点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旨在帮助肺结核患者完成规范的治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肺结核病的传播和扩散。
广州市常住居民可以享受哪些服务呢?
一起来看看……
情景一:怀疑得了肺结核!
如发现有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或发热、盗汗、胸痛或不明原因消瘦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您提供:
(1)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医生会为您填写“双向转诊单”,推荐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并在1周内对您进行电话随访。
(2)如在辖区内的区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会为您免费拍摄DR胸片、进行痰涂片、痰培养检查,辅助结核病鉴别诊断。
怀疑得了肺结核,认准这些定位↓
情景二:确诊肺结核
一条重要的知识点:结核病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疗程不少于6个月。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最有效方法,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主要武器。
我国目前采用直接面视下的督导服药,督导服药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和巩固期。
强化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2-3个月,联合应用4-5种抗结核药,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巩固期在强化期之后4-6个月内,继续消灭残留的结核菌,可减少复发机会。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您提供
(一)第一次入户随访
确诊肺结核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对您上门访视,与您确定服药督导人员。(服药督导人员职责为面视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督导人员优先选择医务人员,也可为患者家属。若选择医护人员,患者需在每个服药日前往医院服药。若选择家属,社区工作人员会对家属进行培训。)
社区医生会指导您填写“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确定取药的时间和地点,提醒按时取药和复诊。
对您居住环境进行评估,指导您和家属做好防护,防止传染。
帮助您了解抗结核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
若您出现病情加重、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就诊。
(二)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
1.督导服药
患者如选择医务人员督导服药,医务人员会面视督导患者服药。
插播一条减免消息:在区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常住人口肺结核患者,可享受结核病治疗减免政策。区级定点医院会为患者免费提供基础抗结核药品,含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期间免费进行痰涂片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各3次,DR胸片检查2次及耐药筛查。
2.随访评估
患者如选择家庭成员督导服药,社区医生会在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内每10天随访1次,巩固期内每1个月随访1次。了解您的服药情况及身体状况。
若您服药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则与您预约下一次随访时间。若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或合并症,社区医生会协助您转诊,并在2周内再次随访您。
(三)结案评估
当您完成抗结核治疗后,社区医生会提醒您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转归评估,并在2周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就诊及确诊结果。
快动手指!点开视频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