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055 型驱逐舰(英文:Type 055 destroyer,北约代号:Renhai-class)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万吨级大型驱逐舰,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701 研究所设计,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共同承建。首舰南昌舰于 2017 年 6 月 28 日下水,
055 型驱逐舰(英文:Type 055 destroyer,北约代号:Renhai-class)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万吨级大型驱逐舰,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701 研究所设计,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共同承建。首舰南昌舰于 2017 年 6 月 28 日下水,2020 年 1 月 12 日正式服役,截至 2025 年已有多艘同型舰入列。
055 型驱逐舰舰长约 180 米,舰宽 20-22 米,标准排水量约 11,000 吨,满载排水量约12500吨,最大航速超过 30 节,续航力达 7,000 海里(经济航速下)。其舰体采用隐身化设计,折线处理简洁,上层建筑连续封闭,雷达吸波材料覆盖表面,有效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RCS)。桅杆与烟囱一体化融合,集成了多种电子设备天线,进一步优化隐身性能。
目前各国现役主力驱逐舰当中,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长度155.3米,宽20.4米;日本爱宕级长度165米,宽21米;韩国世宗大王级长度165.9米,宽21.4米。055长度比阿利·伯克级多15.9%,比日本和韩国的“阿利伯克等比例放大版”驱逐舰多9%,与朱姆沃尔特级长度相仿。
除了已经基本被美国放弃的朱姆沃尔特级以外,055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驱逐舰,并且即便算上朱姆沃尔特级,055仍然是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一型驱逐舰。
055 型采用全燃联合动力(COGAG)布局,配备四台国产 QC-280 燃气轮机,单机功率约 28 兆瓦,总功率 112-120 兆瓦(约 15.2-16 万马力),可满足高速航行和远洋机动需求。该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低维护成本,为未来升级电磁炮、激光武器等高能装备预留了电力冗余。
横向对比世界其他主力驱逐舰,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日本爱宕级驱逐舰、韩国世宗大王级驱逐舰动力均为10万马力,其中朱姆沃尔特采用的是柴燃混合动力(10.5万马力),而另外三款本质上都是4台LM2500 燃气轮机。
考虑到这几型军舰排水量不同,在动力相同的情况下,显然阿利·伯克级航速最快(但仍然弱于055大驱),而朱姆沃尔特是最慢的,日韩两款阿利伯克的等比例放大版在未升级动力的情况下,排水量提高了1000-2000吨,航速必然更低。
军舰型号动力(马力)满载排水量(吨)推重比(马力 / 吨)055 型驱逐舰15.2 万(就低)约 12500约12.16阿利・伯克级驱逐舰(Flight ⅡA)10 万9238约10.83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10.5 万14564约7.21爱宕级驱逐舰10 万约 10050约 9.95世宗大王级驱逐舰10 万10290约 9.721. 主炮
舰艏配备一门 H/PJ-38 型 130 毫米单管舰炮,射速 40 发 / 分钟,采用双路供弹系统,可发射常规炮弹和制导炮弹,对海对岸打击精度高,射程超过 30 公里。
横向对比: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装备 MK45 型 127 毫米舰炮 ,射速约 20 发 / 分钟 ,射程约 23 - 27 公里(不同弹种有差异 )。该炮自动装填,可靠性高、轻量化,但射速和射程在与 055 型驱逐舰主炮对比中不占优势。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配备 2 门 AGS 型 155 毫米先进舰炮系统 ,理论射速约 10 - 12 发 / 分钟 ,使用远程对陆攻击弹药(LRLAP)时射程超 100 公里 。但因弹药成本过高(每发 80 - 100 万美元 )等问题,实际作战效能受影响 ,且可靠性、性价比不如现役 MK45 系列 127 毫米舰炮,目前已经被美国放弃。
日韩驱逐舰均使用与阿利·伯克级同款主炮,数据不再重复。
2. 垂直发射系统(VLS)
全舰共 112 个 850 毫米直径通用冷热共架垂发单元,分为前 64 后 48 布局,可兼容多种导弹:
海红旗 - 9B 远程防空导弹:射程约 250 公里,射高 30 公里,采用无翼式气动布局,飞行速度超过 6 马赫,可拦截飞机、巡航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
鹰击 - 18 反舰导弹:射程 600 公里,末端速度 2.5-3 马赫,具备 “蛇形” 机动突防能力,可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
鹰击 - 21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 1,500 公里,末端速度 10 马赫,采用滑翔弹道,难以被现有防空系统拦截;
长剑 - 10 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射程超过 1,500 公里,可精确打击陆上固定目标;
驱逐舰型号垂发系统型号垂发单元数量垂发单元直径055 型通用冷热共架垂发112 个850 毫米阿利・伯克级(Flight ⅡA 及后续)MK4196 个635 毫米朱姆沃尔特级MK5780 个710 毫米爱宕级、摩耶级MK4196 个635 毫米世宗大王级MK41、KVLS共 128 个(MK41 型 80 个、KVLS 型 48 个)MK41:635 毫米KVLS:未知
可以看到,中国所使用的垂直发射单元的直径是最大的,可以装载尺寸更大的导弹,甚至是鹰击-21这种射程和速度逆天的大杀器。
3. 近防系统
H/PJ-11 型 11 管 30 毫米近防炮(“万发炮”):射速 8,000-10,000 发 / 分钟,配备 640 发备弹,用于拦截反舰导弹等末端威胁;
海红旗 - 10 近程防空导弹:24 联装发射装置,射程 9 公里,可多发齐射,间隔时间小于 3 秒,与近防炮形成双层防御网;
另外几个国家的主力驱逐舰,设计思路与055一致(前近防炮+后近程防空导弹),但使用的近防炮是“密集阵”,在口径和射速方面都比中国的万发炮要低一个段位,哪怕是其最新型改进版,射速也只提升到了4500发/分,还不到H/PJ-11 型的一半。
4. 反潜武器
直 - 20 反潜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 10 吨,配备吊放声呐、声呐浮标、磁异探测器和轻型反潜鱼雷,可执行远程反潜任务;
RBU-6000 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用于近程反潜,射程约 600 米。
美军与日韩装备的反潜直升机也都是10吨级的“海鹰”,在这方面大家不分伯仲;反潜火箭对于中国海军来说也算传统装备,这一部分,美军主要是用鱼雷发射器。
1. 双波段雷达
S 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346B 型):布置于舰桥上层,探测距离远,可同时跟踪 300 余目标,支持远程警戒和区域防空;
X 波段火控雷达:集成于一体化桅杆,负责高精度目标追踪和导弹制导,支持红旗 - 10、红旗 - 16 等导弹的末端引导;
2. 综合射频系统
通过射频综合管理技术,将雷达、通信、电子战等功能整合到统一平台,减少天线数量,提升电磁兼容性和抗干扰能力。该系统可实现全频段探测,覆盖空中、海面、水下及空间目标。
3. 数据链与指挥系统
配备国产 C4ISR 系统,支持北斗卫星导航和舰队协同作战,可实时共享战场信息并协调多舰行动。
整体系统对比上,我军与美军思路相近,都是用数据链与指挥系统串联各作战平台,用综合射频管理系统提升抗干扰能力,提升隐身性能,用双波段雷达提高作战效率。而不同的是,美军的朱姆沃尔特级并不成功,而055已经证明了这条路可以走通,并且极具战斗力。
相比之下,阿利伯克级和日韩的放大版们,在双波段相控阵雷达、隐身性、综合射频系统等方面,处于全面落后。
055 型驱逐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首次在平台和设计理念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综合作战能力在全球同级舰中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防空反导、反舰和远洋作战方面表现突出。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指出,055 型的雷达技术和火力密度优于美国 “阿利・伯克” 级驱逐舰。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认为,055 型将作为航母战斗群的核心护航力量,而美国 “朱姆沃尔特” 级更侧重对陆攻击,两者任务定位不同。
055 型驱逐舰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先进的雷达电子系统和远洋作战能力,成为中国海军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装备。其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中国海军的实战能力,也在国际军事舞台上树立了标杆。随着更多 055 型舰艇的服役和技术升级,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体系将更加完善,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