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苟彦戊在县扶贫办主任的位置上已经坐了几年,领导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也没有注意到他,几个同时期起步的小兄弟,已经捷足先登,另谋了高位。这让他那颗急切向上爬的心,着实受到了伤害,好像被捅了几刀,疼痛难忍。
作者/北京之春
苟彦戊在县扶贫办主任的位置上已经坐了几年,领导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也没有注意到他,几个同时期起步的小兄弟,已经捷足先登,另谋了高位。这让他那颗急切向上爬的心,着实受到了伤害,好像被捅了几刀,疼痛难忍。
他开始研究其中的门道,买来《厚黑学》,想在其中找到登上仕途天梯的捷径;在身边升官的人的足迹中寻觅仕途的上升轨迹。
他最先发现了几任副书记和副县长跨过副处级这个门槛,大多来自于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和县团委书记的岗位,从中悟出了这就是县委和县府的肥缺,是进步的跳板。总是吊在扶贫办主任的位置上,自己只能越扶越贫,还是得吃上肥缺,踏上进步的跳板,才能更上一层楼。
县委汪书记,因为前任书记腐败落马,刚刚由省城某机关调来。这对苟彦戊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异地做官,两眼一抹黑,工作生疏,人员不熟,尚未形成小圈子,一切都在重新洗牌,这是接近领导,疏通关系,得以赏识的良机。
苟彦戊挖空了心思搜集汪书记的各种信息:个人背景、爱好、家庭成员、脾气秉性。苟彦武想方设法找到突破口,尽快和汪书记搭上关系,抢占有利位置,蹭上顺风车。
最公开的信息:汪书记是外来干部,每星期只回一次家,平常准备住在县招待所。而苟夫人正是县招待所的所长,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单独接触汪书记的机会。苟彦戊交代夫人:一定要伺候好汪书记,让他舒舒服服,挑不出一点毛病。房间挑最好的朝阳又僻静的套间,菜谱由汪书记钦定,厨子找最好的一对一服务,用餐时要由苟夫人亲自端菜上饭,经常征求对饭菜质量的意见,不断加以改进。苟彦戊时不时地也跑来招待所,帮夫人搭把手,通过夫人先和汪书记混个脸熟,搭上关系。
后来苟彦戊又听说汪书记的夫人就是本县高庄人,父母和弟弟都还在家务农。这下可有了苟彦戊用武之地,扶贫扶谁不是扶呀,给“第一夫人”家扶贫,不是给领导减轻负担,替领导分忧嘛。
苟彦戊带着几个人雷厉风行到高庄进行实地考察,拜访了汪书记的老泰山和小舅子,问他们有什么需求?小舅子说:“光种粮食不挣钱,想干点能挣钱的营生。”苟彦戊胸有成竹地说:“你们离省城近,种点稀罕的大棚蔬菜,培育点食用菌准赚钱。”“我们哪有那么大的本钱呀,也没有技术。”小舅子一筹莫展地说着。“那好说,钱和技术由我们来解决,还可以帮你们找销路,扶贫办就是专为你们服务的,你们出力就行了,时间长了技术也学到了,雪球也就滚起来了。” “那太好了!”两人一拍即合。
在最短的时间内,苟彦戊落实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高庄第一座标准化蔬菜大棚建成了,技术人员也随后到位。整理土地,测试土壤成分,开始技术培训,示范操作,播种育苗,施肥田管,控湿调温,无害杀虫……。
不到一年,这大棚的蔬菜已经上市了几次,省城的廉美超市门到门对接服务,包销配送,当年小舅子就见了效益,得了实惠。“第一夫人”得到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大大的礼包,还亲自回家看了一看,非常满意苟彦戊的工作,高兴地说:“你这下可给汪书记和我解决了后顾之忧。将来你工作中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我可以在汪书记那边帮帮腔。”
有了“第一夫人”的枕头风,又有老婆的迷魂汤,外加自己的积极努力,这接近领导,大展宏图的日子恐怕不会太远了。
苟彦戊鬼使神差地进了汪书记的交际圈,时不时当个牌架子,刻意在关键的时候,输给汪书记几盘,夸奖一下汪书记的牌技,让他玩得开心、赢得舒服,趁他高兴的时候再把自己的工作成绩向领导汇报一番,求得赞许和支持,得到一把尚方宝剑,也能在工作中显显威风,与同级或下级叫叫板。以后“第一夫人”老家和汪书记宿舍的门槛快让苟彦武踏烂了,一晃两年多过去了。
汪书记是个有根底的人,曾给省里领导当过秘书,到这儿也是扑火补缺,蜻蜓点水,到了换届的节骨眼,还要展翅高飞。汪书记要高升的消息不胫而走,苟彦武想起了自己补缺的事,一下瞄准了组织部劳部长的位置,劳部长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不由的使苟彦武一下暗喜,这个肥缺应该是我的了,生米已经快做成了熟饭,再烧最后一把火。苟彦武拿了两条改装了的中华烟去找“第一夫人”,求她兑现承诺。苟彦武送上烟,提出要求,最后嘱咐“第一夫人”:这可是“特供”的中华,外面买不到,千万不要送人。“第一夫人”心领神会地答道:“你的一片盛情怎么能转送给别人,放心好了。”
给汪书记送行的时候,苟彦武已经堂堂正正地坐上了县委组织部长的交椅,开始履行起他的职责,陪同新县委书记一起把汪书记送回省城。
苟彦戊当上组织部长以后,见他点头微笑的人立马多了起来,他机械地回敬着,心里美滋滋的。一些朋友甚至过去不怎么对眼的人,也开始频频和他坐在一张酒桌上,高高举起酒杯奉承着、吹拍着,家门口也常常车水马龙,送礼、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使苟彦武品味着这块肥缺的味道……。
作者简介:从小在总参军训部(训练总监部)大院长大,后随父亲到陕西韩城支左,最后又随父亲离休定居河北省石家庄市。本人下过乡、当过兵、作过营销,现已退休,在北京带孙女。
来源:大院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