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全面推进“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5月24日,蒙陕甘宁“四省多县”县域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活动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全面推进“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5月24日,蒙陕甘宁“四省多县”县域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活动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举行。
来自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陕西定边县、靖边县、山阳县、甘肃环县、宁夏平罗县、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等四省(区)九个旗、县、市的政府代表、企业机构、行业专家及媒体嘉宾100多人齐聚一堂,共商劳务协作新路径,共谋人才交流新篇章。
上午8时30分,蒙陕甘宁“四省多县”人力资源和职业教育多领域沙龙在鄂托克前旗委党校拉开帷幕。
沙龙活动上,四省(区)代表围坐一圈,紧扣区域协同发展、县域劳务协作、劳务人才交流等内容,结合自身地区实际,提出了许多可操作、可复制的先进经验,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订单式培训+定向输送”劳务协作模式、“县域劳务品牌+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东西部协作+返乡创业”的双向人才流动机制等典型经验,引发共鸣,为深化跨区域劳务协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本次四省区劳务协作活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立足区域协同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带动效应,推动人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邓金锋说。
随后,四省(区)与会代表共同签署《深化蒙陕甘宁“四省多县”县域劳务协作、人才交流合作协议》,并举行劳务合作人才交流协作成员单位揭牌仪式。这一举措标志着四省(区)在劳务品牌共建、技能人才共育、就业服务共享等领域迈入实质性合作阶段,为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和鄂托克前旗打造“区域合作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是支撑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深化校际合作,创新产教融合模式,重点培养适应新能源、现代农业等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宁夏金伯乐职业技能学校副校长白玲说。
活动当天,与会嘉宾还实地观摩了鄂托克前职业中学技能实训基地、鄂托克前旗“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人才大厅、院士专家工作站、文远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鄂托克前博物馆、内蒙古同辉数字商务中心、鄂托克前劲牛天牧梳绒厂等核心载体。通过展示“产教融合”“订单式培训”等创新模式,诠释了鄂托克前旗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的发展逻辑。
“作为地方特色产业代表企业,我们将积极参与区域人才交流合作,通过技术共享、经验互鉴,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品牌贡献力量。”鄂托克前旗可汗苏力迪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刘玉说。
线下活动进行的同时,线上招聘会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主播们通过直播间与全国求职者实时互动,详细介绍企业岗位需求、薪资待遇及发展前景,通过“云宣讲”“云面试”打破地域限制,高效架起企业与人才的“云端桥梁”。
活动尾声,与会嘉宾共同参加蒙陕甘宁“四省八县”劳务协作招聘展洽专场活动,观摩鄂托克前“草原”就业流动服务站。招聘展洽现场,来自四省(区)的线上线下12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210余个,涵盖新能源、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0多人,展现了区域协作的广阔前景。
“区域人才协作平台的建立,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优势,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鄂托克前旗诺贝尔口腔门诊店长王佳缘说。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鄂托克前旗为支点,辐射蒙陕甘宁四省(区)交界地区,旨在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合作机制。鄂托克前旗地处蒙陕宁三省交界,既是自治区“西南大门”,也是“一带一路”和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关键节点。
“鄂托克前旗将切实履行合作协议内容,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创新人才服务模式,推动人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鄂托克前旗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建飞说。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