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老板!未来仍有可能重返格力?孟羽童与董明珠冰释前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5 17:34 2

摘要:相比再见爱人,再见老板更让打工人感受到一种直观的尴尬。但也有表现得好的,比如孟羽童,在和前老板再度合体时,两人就演绎出了一种自然的亲近。

海闻社观察 一拍即合。

相比再见爱人,再见老板更让打工人感受到一种直观的尴尬。但也有表现得好的,比如孟羽童,在和前老板再度合体时,两人就演绎出了一种自然的亲近。

5月23日晚,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与前秘书孟羽童在抖音直播间“格力明珠精选”上演了一场“世纪同框”。这场名为“好久不见”的直播,不仅是两人自2023年分道扬镳后的首次公开合作,更以单场销售额超500万元、观看人次达292万的成绩,刷新了格力当月直播纪录。观众最爱看的冰释前嫌,让两人赚足了流量。

那么,是什么让铁娘子低头?是亲如母女的感情吗?没人会信。再见爱人,药都在时间里;再见老板,药则是利益本身。

图源:网络

2023年5月,孟羽童从格力离职时,双方关系一度剑拔弩张。董明珠公开批评其“利用平台当网红”“只想着挣钱”,孟羽童则以“继续读书深造”低调回应。

两年间,格力电器营收同比下滑7.26%至1891.64亿元,空调业务面临美的、小米等对手的围剿压力;而孟羽童虽转型自媒体,小红书、抖音粉丝量分别达150万和200万,但流量变现渐显疲态。

显然,分手后最让人满意的结果,就是原来你也过得不怎么样!

此后,故事的发展也便出现了转机。

5月20日,孟羽童收到了前老板的微信,并把截图在社交平台上晒出。

“我带你去吃饭!”董明珠在微信中说。随后格力官方确认:“5月23日晚,董明珠与孟羽童将共同直播。”

董明珠敢设宴,孟羽童就敢赴宴。共同利益下没有鸿门宴,情感驱动是演给看客看的,更重要的这次合体确实能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

格力是真需要年轻流量。董明珠力推的“董明珠健康家”品牌计划2025年扩张至3000家门店,但品牌年轻化乏力,急需吸引Z世代关注。71岁的董明珠不是不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也早就承认玫瑰空调确实有点土。是她不想要年轻客户吗?不是不想,实在是不能。一回过头,她就想起了已经离开公司的孟羽童。

孟羽童的创业成绩也不算理想,虽然自媒体广告收入令人羡艳,但想要更进一步,被“前格力接班人”的争议标签限制商业价值。与董明珠和解,则能得到感恩人设的商业背书。

直播当晚,董明珠与孟羽童的互动自然而专业,她们显然知道观众爱看什么。

董明珠一边坦言“羽童像我的孩子”,但也指出其“离职时犯了原则性错误”。

孟羽童则回应“不吃大饼是因为三观正,但还是愿为格力代言”。

怎么把情感牌的矛盾转化成话题热度,此次合体的构思显然很充分。

当然,董明珠越是愿意低头,越是展现出了格力的焦虑。

董明珠个人IP与格力品牌绑定太紧,接班人又显著断层。直播带货虽能短期提振销量,却难掩技术创新乏力、空调业务占比超70%的结构性风险。

所以明明格力历来对离职员工的返聘相对谨慎,此前也刚刚声称海归员工是很危险的,但董明珠最后也没有把话说死。

直播中,董明珠说:“若羽童完成一年留学,或许可以回归格力。”

不过,孟羽童想要实现的网红经济下的个人价值与格力国企文化下的奉献主义存在本质矛盾,不然当时也不会因为“接私活”被辞退。

因此孟羽童到底有没有机会真的回到格力,确实很难说,即使回来双方的矛盾又是否会重新激化,也是个未知数。

当然,孟羽童依然可以以合作主播的身份回归,而这就需要厘清其个人IP的商业收益分配、与格力渠道改革战略的协同性了。

而看似这场和解大戏,双方赚得盆满钵满,但这里的隐性成本显然是不能忽视的。

当时你董明珠说接私活不行,按原则赶出公司,那是规矩,怎么现在又能成为合作方一起直播了?可能本来就对格力不算感冒的年轻人也会因此指责董明珠双标,同时也影响了格力技术立企的形象。

和解不是为了和解,怎么利用和解的话题度吃下的流量完成转型才是真正的考题。格力这么大的企业,也会因为其老化的企业形象不得不向流量时代妥协。而若不能迅速将流量势能转化为创新动能,这场和解终将成为又一场短暂的流量狂欢,随后又被互联网忘记。

光靠孟羽童在文字中表述“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不够。企业的生命力,终究要靠制度革新与技术突围来延续。

来源:海闻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