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寻找李二狗》热血回归北京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5 18:16 2

摘要:当鸭绿江畔的风雪再次在舞台灯光中凝结,硝烟未散,号角重鸣。2025年5月23日,国内首部抗美援朝题材原创音乐剧《寻找李二狗》带着首轮演出的万千感动,再度回归北京,登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当鸭绿江畔的风雪再次在舞台灯光中凝结,硝烟未散,号角重鸣。2025年5月23日,国内首部抗美援朝题材原创音乐剧《寻找李二狗》带着首轮演出的万千感动,再度回归北京,登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北京哆巴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原创音乐剧《寻找李二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的真实历史为蓝本。在首轮演出之时,有“真诚、真挚、真实”的艺术感染力。此次二度回京,不仅是对首都观众热情期待的回应,更带着主创团队历经多场打磨后的全新思考,导演、作曲、编剧樊冲坦言:“首轮演出的好评是动力,但观众的反馈更让我们看到了打磨的空间。”

京城的舞台,曾见证了“李二狗”最初的啼声与辉煌;虽然时隔一个多月,但音乐剧《寻找李二狗》的回归并非简单的场次复刻,此次回归的版本历经了多处细节调整:无论是新增剧中部分字幕的展示,修改服装细节,还是调整对白与歌曲的情感点,抑或是调整演员唱腔与表演颗粒度,强化角色成长的弧光。因此,当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观众能感受到这是一次久别重逢的情感交汇,也是一次关于梦想与现实的再度深刻对话。“每一处修改都源于观众的真实反馈。” 编剧樊冲在媒体采访中坦言,“每一场演出都是新的挑战,我们想让观众看到一部‘活着的作品’”

音乐剧《寻找李二狗》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追寻,一段永不褪色的英雄史诗。讲述了当代青年常卫国为了完成爷爷的愿望,带着一本残缺的回忆录,穿越回了1950年的朝鲜战场。他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四连二班的一名战士,与17岁的爷爷并肩作战,踏上寻找英雄战友“李二狗”的旅程。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常卫国亲历了云山战役的初战告捷、临津江的冰血伏击、187高地的生死阻击,与一群性格鲜明的战友相遇:刚毅果敢的班长、热血憨直的机枪手铁牛、鬼马快板的突击手、怕老婆的步枪手大个、倔强的小兵尕娃……他从怯懦迷茫的当代青年,蜕变为扛起钢枪的战士,更在战友群像中逐渐读懂了“李二狗”的真相.当常卫国终于揭开李二狗的身份之谜时,他恍然惊觉:自己要寻找的从来不止一个人,而是一代青年如何用鲜血浇筑“青春无悔”的答案。

音乐剧《寻找李二狗》总导演、编剧及词曲创作樊冲,在剧本架构上,他摒弃传统战争题材的宏大叙事框架,转而深挖战壕中的个体命运,用细碎日常,编织出比炮火更撼动人心的戏剧张力。音乐创作上,他打破类型壁垒,将摇滚的炽烈、民歌的苍凉、电子乐的冷峻熔于一炉:冲锋号角化作重金属音乐震颤耳膜,《家书》民谣浅唱道尽铁血柔情。

以蒋敦豪、高杨、奇煜、金圣权、王一哲、毋子玥领衔的演员阵容,演绎出“四连二班”每一个角色的不同性格特点,每个角色都像被战火淬炼过的钢钉,严丝合缝地钉在史诗的经纬线上。正如有观众所言:“观众看见的不是英雄群谱,而是千万个‘李二狗’在历史褶皱中迸发的光。”

当《寻找李二狗》的旋律再度响彻剧场,当“雄赳赳气昂昂”的合唱与当代青年的心跳共振,这部音乐剧它是一封寄给历史的情书,更是一面照见当下的镜子。正如他的拷问:“假如我们经历了那场战争....”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一场落幕时的热泪与掌声中。山河无恙,英雄不朽。

这个秋天,让我们在剧场重逢,共赴一场跨越生死的青春之约。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