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对业主最不公平的一招 一旦入局,世代被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6 10:12 2

摘要:咱先来聊聊最近网上爆火的-物业费=永续债-梗,是不是扎了老铁们的心?评论区简直大型吐槽现场,有人晒账单,五年空置别墅物业费12万,妥妥的-被割韭菜-;有人晒照片,绿地变停车场,这波操作666;更狠的,律师爆料有人宁愿放弃300万房产,就为了躲20万物业费,惊不

咱先来聊聊最近网上爆火的-物业费=永续债-梗,是不是扎了老铁们的心?评论区简直大型吐槽现场,有人晒账单,五年空置别墅物业费12万,妥妥的-被割韭菜-;有人晒照片,绿地变停车场,这波操作666;更狠的,律师爆料有人宁愿放弃300万房产,就为了躲20万物业费,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现在,全国超7.6亿城里人,92%都得交物业费(住建部2023年数据),但物业费纠纷案件却每年暴涨23%,这速度,比窜天猴还快。

想想看,要是股票账户每月强制扣管理费,不管赚不赚钱,股民们不得炸锅?可现实就是,物业费就像一张-终身套牢单-,想跑?不存在的。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世代捆绑-的玩法简直是市场经济的bug。

义乌做箱包的王老板跟我吐槽,疫情赔了三个月,立马关厂止损,多干脆!-可杭州买的学区房空着三年,物业费一分不少-,扎心了,老铁。

房子从消费品变成金融资产,服务费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这合理吗?物业协会2024年白皮书说,物业费收缴率高达89.7%,比写字楼的76.2%高出一大截,这到底是服务好,还是业主没辙?

说到底,还是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父子关系-在作祟。

看看上市房企财报,碧桂园服务、万科物业这些大佬,60%以上的项目都来自关联房企,妥妥的-一家亲-。

业主买房,等于被迫接受物业-套餐-,想换?难!《物业管理条例》的-双过半-表决机制,在业委会组建率不足40%的情况下(中国社科院2023年调研数据),就是个摆设。

北京昌平的老张,为了换物业,辛辛苦苦两年收集了52%业主签名,结果街道办说要房产证复印件才算数,这操作,秀儿是你吗?

更绝的是,民法典944条规定-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服务为由拒绝缴费-,本来是为了防止-白嫖-,结果呢?裁判文书网上,一堆业主因为外墙漏水三年没修败诉的案例。

司法界的朋友偷偷告诉我:-物业纠纷业主胜诉率不到15%,法官也只能按合同判。

-经济学家周其仁说的对:-交易费用太高,市场机制就玩不转了。

-

不过,也别太悲观,改革的曙光已经出现。

深圳前海2024年搞了个-物业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物业公司得把20%月费存进共管账户,业主满意度低于70%就能扣钱,这招狠!杭州拱墅区用区块链技术,每笔物业支出都记录在案,业主用手机APP就能查,透明度max!这些探索证明,除了政府和市场,还有自主治理这条路。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物业费改革关系到新发展格局。

现在物业管理市场规模上万亿,但行业集中度CR10不到25%,跟发达国家60%的水平差远了。

如果把物业费变成-对赌协议-,说不定能刺激市场竞争。

想象一下,业主大会投票决定把30%物业费跟电梯故障率、绿化情况挂钩,物业公司为了多赚钱,主动升级智能监控系统,这不就是供给侧改革在社区的落地吗?

当然,改革需要时间和智慧。

重庆有个小区尝试-物业费证券化-,把未来五年收费权打包成ABS产品,拿到的钱用来装电梯、适老化改造,既盘活了资产,又逼着物业公司提高服务。

但负责人也说了,最大的难题不是技术,而是怎么让业主相信钱不会被乱用。

所以,信用体系比制度设计更重要。

晚上站在阳台上,看着小区保安巡逻,我就在想,他们记录的数据正在改变这个行业。

住建部把-物业+养老-列入2025年重点规划,上海陆家嘴的写字楼上滚动播放着物业费REITs的价格,这些都预示着,解开-世代被套-的枷锁,不是消灭物业服务,而是让契约精神回归市场。

就像二十年前没人相信网购能干掉商场,今天的物业改革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来源:吱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