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爱媒智库与北京市回民医院联合主办的“回医精粹・民族中医外治与身心疗愈传播创新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医疗、教育、行业协会及文化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者齐聚一堂,围绕回医传统外治疗法传承、身心疗愈融合发展及现代传播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共话民族中医
传承民族医学智慧,探索身心疗愈新路径
近日,由爱媒智库与北京市回民医院联合主办的“回医精粹・民族中医外治与身心疗愈传播创新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医疗、教育、行业协会及文化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者齐聚一堂,围绕回医传统外治疗法传承、身心疗愈融合发展及现代传播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共话民族中医的创新发展之路。
院方致辞:坚守民族特色,践行医者担当
活动伊始,北京市回民医院副院长刘宇宁向与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她介绍,北京市回民医院作为拥有70多年的悠久历史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该院始终立足西城区,以民族医学特色为根基,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开展疾病急性期、亚急性期、稳定期医疗、康复和安宁疗护等全方位医疗诊治服务。同时作为宁夏医科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的教学基地,在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与临床实践中成果丰硕。“我们期待以此次活动为纽带,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提升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具温度的健康守护。”刘宇宁表示。
特色体验:沉浸式感受中医外治的独特魅力
活动期间,嘉宾们深入医院特色科室,亲身体验多项中医外治疗法:
耳穴压豆疗法:医师依据中医经络理论,在耳部对应穴位粘贴王不留行籽,通过按压刺激调节全身气血,兼具传统医学与现代神经反射理论的双重应用价值;
精油刮痧疗法:专业技师以特制刮痧板配合草本精油,精准施术于经络穴位,现场嘉宾直观感受气血循环改善的温热效应;
草本面膜护理:由当归、白芷等天然药材研磨调配的面膜,将传统养颜智慧与现代护肤理念巧妙融合,带来身心舒缓的双重体验。
一系列沉浸式体验,生动展现了中医在预防保健、身心调理领域的独特优势。
专家研讨:聚焦技术创新与跨领域融合
在互动交流环节,行业专家围绕中医外治疗法的临床应用与创新展开热烈讨论。
北京市回民医院中医科任洁老师系统解读耳穴压丸疗法的作用机制,指出该疗法通过“经络-神经”双重通路,在疼痛管理、睡眠调节、内分泌改善等六大领域具有显著疗效,并分享了多例临床成功案例。
国家孕婴网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景霞强调中医适宜技术在孕婴健康领域的应用潜力,建议加快耳穴压豆、草本护理等技术的标准化建设与科普推广,守护母婴群体身心健康。
东方儿女北京医学研究院院长、妇产科肿瘤专家陈春玲结合妇产科临床经验,建议优化耳穴压丸的操作流程以降低痛感,并肯定中药面膜在情志疗愈中的创新价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建国教授高度评价回民医院的历史积淀与贡献,特别点赞其在中西医结合诊疗及服务少数民族群众方面的标杆作用。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社长王贺提出“中医养生实用化”理念,建议以图文指南、短视频等形式,将“身心同治”理念转化为大众可操作的健康生活方式。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社社长詹洪春分享刮痧体验感悟,盛赞医师团队“辨证施术”的专业水准,认为其精准把握体质差异的诊疗模式值得行业借鉴。
医院展望:深化医媒合作,传递中医温度
北京市回民医院党委书记衡薇表示,作为一家扎根社区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将继续以社区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依托耳穴压豆、刮痧、草本面膜等中医特色疗法,打造“家门口的身心疗愈站”。她特别提出,未来将加强与媒体平台的深度联动,进一步推广民族中医特色疗法,让更多人了解中医、信赖中医,把优质、暖心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真正实现“传统医学智慧惠及现代民生”。
跨界亮点:艺术赋能中医文化传播
活动现场,《中国通信》杂志社副总编辑侯忠诚以“音乐+舞蹈”的跨界形式,创新性诠释中医“阴阳平衡”和“五行调和”理念。极具东方美学的艺术表演,为中医文化注入现代表达活力,赢得现场嘉宾阵阵掌声。
构建线下体验与线上传播的融合生态
在沙龙活动尾声,爱媒智库创始人朱波分享感悟,提到本次活动以“真实体验 + 深度交流”为核心,打破了数字化时代的社交隔阂。“未来,我们将持续搭建‘中医文化体验场景’,结合媒体矩阵传播优势,推动民族医学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让身心疗愈成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健康新方式。”
本次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民族中医外治疗法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实践范本,更以跨界融合的视角,探索出一条传统医学与现代生活方式对接的新路径。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医文化正以更开放、更创新的姿态,为全民健康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奕言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