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用两年时间重新定义“抗逆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6 16:42 8

摘要:更令人忧心的是,我们的追踪研究发现:那些被要求"必须坚强"的孩子,反而在真实压力情境下的崩溃风险增加了23%。

两年,730天,17520小时——

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久的时间重新解构一个心理学经典概念?

三个不容忽视的科学发现给出了答案:

首先,全球抗逆力研究样本量已突破200万,但传统理论的解释力下降了37%。

其次,中国青少年抗逆力指标出现代际断层。

第三,更令人忧心的是,我们的追踪研究发现:那些被要求"必须坚强"的孩子,反而在真实压力情境下的崩溃风险增加了23%。

这提醒我们:当时代在变,当年轻人的心理特征在变,我们的科学理解也必须进化——抗逆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更新和进步的。

为了充分整合高校创新能力与社会力量优势,满足新时代国家对人才培养、科学创新的需要,2019年,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资设立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并成立国强科技基金,希望解决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基础前沿和产业核心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

在此基础上,国强公益基金会与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进一步延伸公益实践与教育合作的深度 —— 携手仲明助学金、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发起“仲明阳光成长计划・大学生抗逆力培养项目”,将科技赋能与人才培育相结合,探索以积极心理学为内核的青年成长支持路径,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更多元的社会力量。

<01>

为什么重新定义“抗逆力”?

在央视的一次采访中,我不得不说出一个令人忧心的现实: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正在飞速攀升,几乎看不到上限。更让我心痛的是,女孩子的抑郁症和自杀率,已经远超男孩。作为研究者,不能继续只是停留在数据分析上——我们必须行动,也必须找到答案。”

<02>

心理韧性的核心 —— 抗逆力

我常常说,心理学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在面对挫折,打击痛苦、创伤的时候,人需要有一种心理韧性。

但这个韧性不是简单的熬得住、受得了、挺得下来。这个韧性,其实它有三重不同的境界。

首先是一定能够复原,就是我们在受到打击之后,能够爬起来继续前行,这叫做复原。就像一个板子,你用劲去压它,它可能要变形,但是你的力一松,它就回来,回到正常的状态。

然而,光恢复到正常状态还不够,还得继续前行。这个呢,我们把它叫做抗逆力,就是能够坚持、坚韧、有耐力于一个长远的目标。

最后,一个有韧性的人还有一个特点,他就能够在创伤后成长,恰恰就是这种压力呀、挫折啊、打击啊、逆境啊,反而让他迸发出一种旺盛的生命活力。他一定要比以前活得再好还要好。这个叫做创伤后的成长。

<03>

为什么以大学生为主要关注对象?

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逐年攀升,而高校心理咨询师与学生的比例普遍超过1:1000。我们亟需一种低成本、高覆盖、可持续的支持模式,来填补现有的服务缺口。

<04>

过去的“抗逆力”太像硬扛——“熬过去就好了”是最大的谎言

抗逆力不是咬牙死撑,而是学会在风暴中给自己搭一座桥。

过去我们误解了抗逆力——以为“挺住不哭”就是坚强,却不知道真正的韧性,是允许崩溃,但永远保留“重启”的能力。

1、“修复”远比“忍耐”更重要,长期压抑情绪会降低免疫力,而会“主动喊停”的人恢复速度提升3倍。

2、抗逆力是可以训练的“肌肉”,用“积极微习惯”替代硬扛,从“我必须坚强”变成“我可以先喝杯热水”。

3、连接才是终极铠甲,有3个以上支持关系的人,抗压能力提高47%。但可惜的是,60%的人,遇到困难时会选择独自消化。

<05>

为什么选择AI,而不是选用传统的心理咨询覆盖?

1、传统心理咨询的预约制本质上是工业时代的产物,而AI创造了"心理支持的无间断生态"。我们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高发时段往往在夜间和假期(23:00-2:00是自杀意念产生的魔鬼时段),这正是人类咨询师的服务盲区。AI像永不熄灭的"数字灯塔",可以填补了这块关键的心理急救空白。

2、培养一位专业心理咨询师需要5-8年,成本高、周期长,而中国目前心理咨询师的数量远远不够。但AI技术一旦成熟,就可以无限复制、零边际成本推广,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心理支持。

3、人在焦虑或抑郁时,往往嘴上说“没事”,但眼神、语调、甚至打字的节奏都会“出卖”真实情绪。AI的多模态分析能力,就像一位“超级心理侦探”,能捕捉这些细微信号,动态调整干预方案。这种个性化关怀,恰恰是传统咨询难以做到的。

4、我们的调研发现,大部分的青少年因为害怕被贴上“心理有问题”的标签,而不敢寻求帮助。但AI的匿名性,让他们可以放下顾虑,真实表达自己。当孩子感到安全时,求助意愿会提升2倍以上。

<06>

理论重构:从“积极心理学”到“韧性生态”

我们基于“6+2积极教育模型”(6项核心素养+2大支持系统),结合“心理韧性三重境界”理论,打造了一个科学、系统的心理成长抗逆力方案。

第一重境界:心理韧性

就像运动前要热身,心理也需要"韧性锻炼"。我们通过认知训练,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能够"软着陆",而不是硬碰硬。

第二重境界:抗压耐挫

抗逆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情绪调节训练来培养的。就像肌肉越练越强壮,孩子经历适度挫折后,心理承受力也会越磨越强。

第三重境界:创伤后成长

通过行为训练,孩子不仅能从挫折中恢复,还能实现“创伤后成长”。

AI能够成为“懂你的树洞”

这个AI云平台,它可以通过分析孩子的文字、语音甚至说话节奏,实时监测情绪变化。

它可以听懂孩子的烦恼,更懂得如何引导情绪。它像一位24小时在线的朋友,从共情倾听,到专业疏导,最后帮助孩子发现自身力量。

<07>

值得我们去做“仲明阳光成长计划・大学生抗逆力培养项目”的点在哪里?

我们正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简单说就是给年轻人的心理装上“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首先,我们要帮每个孩子建立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就像打疫苗能预防疾病一样,我们要让学生从“老师,我好崩溃”,变成“老师,这个情况我知道怎么应对”。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面对压力时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显著提升。

其次,我们要在校园里培育一种互助文化。现在很多孩子不是不需要帮助,而是不敢开口。我们正在建立一个温暖的“心理朋友圈”,让求助像借支笔一样自然,让帮助别人成为一件很酷的事。

所以,这个项目不是在简单地解决问题,而是在给年轻一代打上“心理系统的安全补丁”。就像在做定期的升级维护。毕竟,最好的治疗是预防,最强的韧性是互助。

“仲明阳光成长计划”

要做的,其实是一场关于坚强的重新定义。我们不再要求年轻人“必须独自扛下所有”,而是采用AI弥补人力的不足,用科技与人文的共舞。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种理念的革新:我们把“怎样才算好好活着”这个哲学命题,变成了每个孩子可学、可练、可掌握的生活技能。就像学游泳一样,抗逆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培养的。今天,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全新的可能:当传统心理学遇上人工智能,当高校资源连接社会力量,那些曾经无处安放的情绪、无人理解的孤独,终将找到温暖的归宿。因为最好的科技,永远服务于最真实的人性。

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

由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资设立,希望解决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基础前沿和产业核心关键技术问题。支持清华大学29个院系150多位专家学者,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智慧建造等前沿领域研究项目超190个。

国强公益基金会

由荣誉会长杨国强先生、杨惠妍女士于2013年创立,是广东省5A级社会组织。以“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为愿景,深耕教育树人、文化弘扬等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崇高理想的优秀人才,共同推动国家民族富强与人类社会进步。通过创办3所特色学校,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等82个专项基金,帮扶困难学子超过150万人次;捐赠支持国内外40所高校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人才培养超过249万人次;成立5家社会企业,采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助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广州市仲明助学发展中心

累计帮助13500名大学生完成学业,国内首个践行"道义契约"模式的慈善组织,专注大学生公益助学、积极心理教育和志愿服务领域,致力于建立和完善“资助+赋能+心理+服务”四位一体的公益助学体系,传播“受惠社会,回报社会,让爱薪火相传”的公益助学理念。

来源:彭凯平教授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