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全州县深入挖掘红色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融入青少年思政课堂、云端课堂、实践课堂等全过程各方面,创新打造“红色课堂”,持续推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近年来,全州县深入挖掘红色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融入青少年思政课堂、云端课堂、实践课堂等全过程各方面,创新打造“红色课堂”,持续推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深耕思政课堂建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县国民教育体系,在城北完小、文源小学等学校开发《湘江战役中的民族团结故事》《红色全州 团结薪火》等特色课程,把红军长征途中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群众与红军互帮互助的历史事件转化为教学案例,通过“历史事件 + 理论阐释”的形式,系统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实施“双师同堂”教学模式,邀请红军后代、党校老师、民族工作者与思政课教师协同授课,以口述史形式讲述各族群众共御外敌、共克时艰的民族团结故事,让理论教育更具感染力。同时,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思政课竞赛,推动全县中小学思政教师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打造精品课程,切实增强各族青少年“五个认同”。
拓展云端课堂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上教育形态。从青少年教育特点出发,打造线上“红色全州 云端课堂”数字平台,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与广西移动合作共建,对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界首渡口等红色遗址进行全景数字化建模,通过VR技术还原真实景致,将展馆及陈列品,包括展厅漫游、虚拟讲解、音视频资料等在内的多项内容投送到线上,推出云课堂、VR展馆、虚拟展厅、云讲解、云直播、云祭扫等多种在线活动,设置在线问答、互动打卡等功能,打造“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新方式,让青少年身临其境感受各族群众同红军战士并肩作战的壮烈场景。依托各类融媒体平台积极推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关内容,形成常态化、立体化、全方位宣传教育态势,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中。今年来,累计云展播系列活动10次,推出“党史知识问答”活动8期,先后在纪念馆VR线上展示8个专题展览内容,各族青少年在线观看和阅读人数近1万人次,推送红色微故事15条,推送红色文化、民族文化100余次。
做实实践课堂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力军。依托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大坪渡口、屏山渡口、文塘突围战遗址等红色基地,打造“纪念园+三大渡口+湘桂古道”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点16个,精心开发红色研学路线8条,采用沉浸式、情景式、探究式等方式带领各族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亲身实践。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以“敬献一次花篮、重温一次入团誓词、看一部反映西路军精神的影片、听一个西路军人物故事、做一次红色游戏、听一次讲述父辈的故事”为主题的“六个一”活动,结合清明、“五四”“七一”、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节点,开展“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活动,分层次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入学、入队、入团、成人仪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真正融入各族青少年的思想深处。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