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刘店子派出所:“邻家义警”织密平安网 警民携手暖民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6 22:26 4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6日讯在临沂市河东区刘店子派出所辖区,一支由民警、社区群众、志愿者组成的“邻家义警”队伍,正以“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融入基层治理,成为守护辖区平安的“新名片”。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传递温暖,用“小力量”支撑“大平安”,让新时代“枫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6日讯在临沂市河东区刘店子派出所辖区,一支由民警、社区群众、志愿者组成的“邻家义警”队伍,正以“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融入基层治理,成为守护辖区平安的“新名片”。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传递温暖,用“小力量”支撑“大平安”,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这里生根发芽。

智慧警务构筑平安共同体

在刘店子派出所辖区内,“邻家义警”用脚步丈量出的民生数据,正转化为预防犯罪的“智慧哨兵”。

今年3月份,刘店子派出所辖区内连续三个村庄发生电动车电瓶被盗案件,正当案件侦破陷入僵局之际,邻家义警在巡逻中发现的线索,成为撕开案件突破口的关键。民警顺线深挖,绕过嫌疑人布下的层层迷障,仅用10天便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今年以来,这支佩戴红袖标的平安使者已累计提供破案线索10条。

今年以来,刘店子派出所的“邻家义警”模式,吸纳热心群众、网格员、退休党员等24人加入队伍。这支红色队伍正以“脚板警务”新模式织就基层平安防护网。每天清晨,统一配备巡逻电动车的义警穿梭于村居巷道。“张婶家院门没关”“李大爷家附近有陌生人员出入”……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通过“邻家义警”微信群实时汇聚成基层治理大数据。

“我们搭建的线上智能巡更管理平台,通过 数字化巡逻打卡+智能化任务派发 双轮驱动,实现义警队伍精准调度。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义警‘本乡本土’优势,将防控触角延伸到自然村的‘最后一米’,真正实现治安要素精准掌控。”刘店子派出所所长苏同文谈到。自新模式实施以来,刘店子派出所辖区实现命案和入室盗窃案件“零发案”,警民关系更加融洽,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义警服务暖出基层治理温度

“邻家义警”不仅是平安的守护者,更化作流动的便民服务站。八湖镇坊上村义警李晓鹏的电动车后备箱里,常年装着维修工具和待派快递。这个在村里经营修理店的青年,将热心肠延伸成24小时在线的“民生服务专线”。

“王奶奶家的电饭煲修好了,李叔家的三轮车闸线换新了……”翻开李晓鹏的义警日志,密密麻麻记录着28户孤寡老人的家电维护档案。每周三固定为“助老服务日”,他总会带着工具包上门。农忙时节,有些村民忙起来顾不上收发快递,李晓鹏推出的“错时代收”服务,让43户村民的快递包裹准时入户,村民笑称他是“会修电路的快递小哥”。

今年3月5日,村内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家中煤气罐没有气了,无法生火烧饭急需加气。李晓鹏得知情况后,当即驾车往返20公里完成灌装。如今他手机里存着9位特殊老人的用气周期表,定期查看煤气罐是否需要灌气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村民们感慨:“红袖标往门口一站,心里就踏实暖和。”

当警务工作从“管治安”向“办民事”深化,警民连心桥正通过无数个“李晓鹏”传递暖心。从义务维修到代购代送,从应急救助到定期巡访,“邻家义警”的服务清单不断延伸。据了解,这支队伍今年已累计提供民生服务70次,受益人次达25人。

从“单打独斗”到“群防群治”,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邻家义警”模式不仅破解了农村警力不足的难题,更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路径。当24双“百姓眼睛”化作平安守望的灯塔,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基层治理智慧的闪光,更是警民携手筑就平安防线的生动写照。

闪电新闻记者 谷会媛 通讯员 蔡飞飞 临沂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