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中风?这些“法宝”请收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6 22:41 3

摘要:每年 5 月 25 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识别 即刻行动”。今天就带大家解锁预防中风的实用 “法宝”,把这个健康 “大魔王” 拒之门外!

每年 5 月 25 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识别 即刻行动”。今天就带大家解锁预防中风的实用 “法宝”,把这个健康 “大魔王” 拒之门外!

藏在身边的 “健康刺客”

中风,学名 “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及脑梗死,堪称人类健康的 “头号杀手”。它就像潜伏在身体里的 “定时炸弹”,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一旦 “爆炸”,轻则留下肢体残疾、语言障碍,重则危及生命。

更可怕的是,中风近年来还出现了年轻化趋势,熬夜加班的 “打工人”、沉迷奶茶炸鸡的 “快乐肥宅”,都可能成为它的 “目标”!

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中风,多为急性发病,可以有以下表现:

1 面部表现

可以出现突发性的口眼歪斜及面部、舌部、口唇的麻木。

2 语言方面

可以表现为言语不清、找词困难、表达困难、不能阅读、不能复述、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等。

3 视力方面

可以表现为视物模糊、视物重影、视野缺损、一过性黑蒙、失明等,还可以表现为眩晕、行走不稳、头疼、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听力下降等。

4 肢体方面

可以表现为肢体无力、瘫痪、麻木。

5 二便方面

可以表现为大小便失禁。

6 精神方面

可以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痴呆,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抽搐发作、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等症状。

中风识别早,治疗效果好

“中风120”和“BE Fast”口诀是适用于民众的可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 国际通用版:“BE Fast”识别法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左右脸不对称

A—ARMS:两臂平举有一侧会无力下垂

S—SPEECH:说话含糊不清

T—TIME:立即拨打120

2 我国“120”识别法

1: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查看两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

0:聆(零)听患者说话是否清晰

预防中风的 “四大法宝”

法宝一

管住嘴 —— 吃出健康防线

中风最 “偏爱” 高盐、高脂、高糖、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人群。想象一下,每天往血管里 “倒” 大量的油、糖、盐酒精等,血管就像被淤泥堵塞的河道,血流不畅,血栓自然找上门。想要预防中风,饮食上必须 “约法三章”:

控盐: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量。悄悄告诉你,很多零食里的盐才是 “隐形大户”,比如话梅、辣条、薯片、火腿肠、咸味饼干、酱菜、豆瓣酱、沙拉酱等,这些食物看似不咸,但含盐量却很高,稍不注意就会超标,一定要少吃!

减油:炒菜尽量用蒸煮炖,少用煎炸。建议每天食用油控制在 25-30 克,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健康油脂。

减糖或少糖:奶茶、蛋糕虽美味,但含糖量高得吓人!可以用新鲜水果解馋,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减少糖分摄入。

戒烟戒酒:酒精的摄入和吸烟(包括二手烟)都是有害于身体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

法宝二

迈开腿 —— 让身体 “动” 起来

“久坐不动,中风上门” 可不是危言耸听。长期坐着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脂肪堆积,血压、血糖、血脂升高,这些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运动就像给身体安装了一台 “清道夫”,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

也可以搭配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别再说没时间运动啦!上下班提前一站下车步行、爬楼梯代替电梯,都是不错的选择。

法宝三

稳住情绪 —— 别让 “气” 坏了血管

“怒发冲冠” 的后果可能比你想象的更严重!情绪剧烈波动时,体内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导致血压飙升,血管破裂风险增加。生活中难免遇到烦心事,但为了健康,一定要学会调节情绪。

试试这些小妙招:

感到愤怒时,先深呼吸 10 秒;

压力大时,通过冥想、瑜伽放松身心;

也可以多和朋友倾诉,把坏情绪 “倒” 出来。

记住,“心平气和” 才是预防中风的 “良药”!

法宝四

定期体检 —— 给身体 “排雷”

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没必要体检,这可大错特错!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是中风的 “帮凶”,但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定期体检就像给身体做 “安检”,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把中风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脑血管健康检查",包括:

颈动脉超声

经颅多普勒(TCD)

头部CT、MRI、脑血管造影等(必要时)

血液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

预防中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健康行动。从饮食、运动,到疾病管理、生活习惯,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脑血管健康。只要我们重视起来,付诸行动,就能为自己和家人筑起抵御中风的坚固防线,拥抱健康生活。

神经内科、老年病科简介

一、科室人员结构

神经内科/老年病科目前共有医师6名,护士13名。常年邀请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专家坐诊。科室现有病床35张,拥有心电监护、微量泵、输液泵、肠内营养泵、除颤仪、震动排痰机、气压泵、心电图机、呼吸机等仪器设备。

二、科室诊疗范围

脑血管疾病、眩晕症、偏头痛、帕金森病、颅内感染性疾病、脊髓炎、癫病、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等,同时诊治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已开展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

目前我科开展超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新技术,自开展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技术以来,特别是自2023年4月1日起我院响应上级部门号召进一步加强防治卒中中心建设、规范绿色通道建设管理,并上报卒中质控数据到国家卒中平台,近一年来溶栓病例明显增多,脑卒中患者溶栓率升高,残障率明显下降,远期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均取得较好效果。

我科现可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及颅内外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支架置入等),为乐东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及时病因筛查、病因治疗,节省了外出就医的高额医疗费用及舟车劳顿之苦。

神经内科/老年病科联系电话:0898-85523713

卒中中心联系电话: 120

18389251120 0898-85523208

专家简介

蔡毅

职称:主任医师

专业:神经内科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南省医师奖获得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中国卒中协会医疗质量管理和促进分会第二届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分会第五届常务委员;海南省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海南省医师协会第三届副理事长;海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主委;海南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三届主委;海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副主委、内科学分会第五届副主委;海南省医院协会第五届副会长;海南省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委会第五届主委。

专业特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如急性脑血管病眩晕症、头痛、多发性硬化、肌肉疾病、运动神经元疾病、震颤麻痹、癫痫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神经炎、颅内感染性疾病等。

诊 室:神经内科诊室

出诊时间:星期一(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30)

陈敬星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神经内科

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海医二院乐东分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神经病学硕士,2023年海南省“好医生”项目高层次引进人才,从事神经内科诊疗工作17年;任海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湖北省睡眠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卒中学会脑心健康促进专委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睡眠研究会社区与基层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头晕头痛、痴呆、颅内感染、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疾病、神经介入等相关疾病的诊治。

诊 室:神经内科诊室

出诊时间:星期三(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30)

何开良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神经内科

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海医二院乐东分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病学专业10余年,目前任海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是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 治疗,头晕、头痛的诊治及耳石症手法复位等治疗。

诊 室:神经内科诊室

出诊时间:星期五(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30)

来 源:乐东县人民医院

总监制:陈海清

审 核:翁壮岛

审 校:李 娜

来源:乐东宣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