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3-24日,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足踝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渭南市骨科医院承办的国家级学术年会在“三贤故里”渭南隆重举行。2025年中国康复医学会足踝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学术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7位顶尖专家及数百名医疗工作者,围绕足踝创伤、畸形矫正、运动
5月23-24日,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足踝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渭南市骨科医院承办的国家级学术年会在“三贤故里”渭南隆重举行。2025年中国康复医学会足踝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学术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7位顶尖专家及数百名医疗工作者,围绕足踝创伤、畸形矫正、运动损伤康复及智慧医疗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助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全民健康福祉。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渭南市骨科医院院长李博担任主持。
开幕式上,陕西省医学会足踝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梁晓军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足踝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跃林教授、分别致辞,强调足踝康复技术需与智慧医疗深度融合,为基层医疗注入创新活力。
▲渭南市骨科医院院长李博致开幕词
▲中国康复医学会足踝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跃林教授致辞
“古有华山论剑,今有谈足论道。”渭南市骨科医院院长李博以文化为引,阐明会议使命:“我们既要在‘踝踝相扣’中谋求技术突破,更要在‘始于足下’中践行医者初心。”
本次国家级学术年会聚焦新时代康复医学科技发展前沿,邀请胡跃林教授、李博教授、陈亚平教授、矫玮教授、梁晓军教授、李文翠教授、江东教授、王鑫教授、巫宗德教授、韩清銮教授、赵军教授、杨杰教授、刘亮教授、穆昕教授、苗欣、杨洁教授等国内康复领域知名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带来学术盛宴。
▲胡跃林教授以《踝关节手术后个性化康复的重要性》为题作学术报告
▲李博教授以《反复扭伤致踝关节不稳的治疗策略》为题作学术报告
▲陈亚平教授以《踝关节损伤筋膜治疗思路》为题作学术报告
▲矫玮教授以《巫毒带技术方法在足踝康复中的应用》为题作学术报告
▲梁晓军教授以《踝关节置换中截骨导板的准确使用和力线处理策略》为题作学术报告
▲李文翠教授以《3D打印技术在踝置换中的应用》为题作学术报告
▲江东教授以《慢性踝关节不稳康复治疗和手术策略的选择》为题作学术报告
▲王鑫教授以《从足踝到膝关节:早期KOA患者的足压异常与下肢力线改变》为题作学术报告
▲巫宗德教授以《创伤性陈旧腓骨肌腱脱位术后康复特点》为题作学术报告
▲韩清銮教授以《内踝复合组织缺损显微修复重建10年随访》为题作学术报告
▲赵军教授以《显微外科技术结合Ilizarov技术在下肢严重肢体损伤及踝部并发症预防中应用》为题作学术报告
▲杨杰教授以《磁悬浮技术踝关节行走支具的设计与研发》为题作学术报告
▲刘亮教授以《Lisfranc损伤术后快速康复方案介绍》为题作学术报告
▲穆昕教授以《开放跟腱断裂术后快速康复策略介绍》为题作学术报告
▲苗欣、杨洁教授以《踝关节扭伤运动康复技术WorkShop(手法技术+运动疗法)》为题作学术报告
大会结束阶段胡跃林教授总结道,足踝康复是连接医学创新与百姓健康的关键纽带,唯有以技术为翼、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才能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胡跃林教授做大会总结
周五晚科普大赛
5月24日,足踝健康科普大赛。此次活动以情景剧、脱口秀等趣味形式,将专业的足踝健康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紧扣足踝疾病防治主题,参赛团队通过生动的情景模拟和幽默的脱口秀表演,展示了踝关节扭伤处理、足部畸形预防、术后康复等实用知识。
评委组由足踝外科专家李博等领衔,从科学性、创意性、传播效果等维度进行点评,并强调“科普需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让健康知识真正走进生活”
周日义诊
5月25日,5月25日,一场汇聚国内顶尖足踝及骨科专家的义诊活动在渭南市中心广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的八名国内足踝及骨科领域专家,与渭南市骨科医院院长李博带领的院内10余位专家携手,开展"世界爱足日"大型科普义诊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义诊现场,专家团队通过触诊、步态观察等方式,重点针对足踝创伤、关节炎、运动损伤等常见病进行细致检查。
医护人员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提升群众健康意识。
活动中,医院精心制作了端午香囊,内含艾叶、苍术等草药,兼具清香避秽与保健功效,现场免费发放给参与市民。
义诊以“给足成长、童心守护”为主题,活动以专业服务和科技赋能,切实提升了群众健康获得感,获得市民广泛赞誉。
此次学术年会还达成了三项重要合作:
1.名医工作室落户渭南:胡跃林教授领衔团队定期驻点指导;
2.基层党建行活动:开展技术帮扶与病例会诊;
3.足踝疾病诊疗培训班:计划下半年开班,培养区域专科骨干人才。
本次年会通过“技术创新—临床验证—基层推广”闭环模式,推动足踝康复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渭南市骨科医院作为承办单位,依托其区域医疗中心优势,成功搭建国家级学术资源与基层需求对接的桥梁。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化智慧医疗应用,以“精准化、普惠化”为目标,助力实现“大病不出市”的卫生健康愿景。
来源:渭南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