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幼童到庚款留学,特朗普教育锁国,为何因美国不再自信?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7 17:40 3

摘要:特朗普政府一声令下,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最受伤的并非是早有预感的哈佛大学,而是美国人在二百多年间,由开放国门而塑造出的自信心

特朗普政府一声令下,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最受伤的并非是早有预感的哈佛大学,而是美国人在二百多年间,由开放国门而塑造出的自信心

美国是一个移民成就的国家,美国的强大不仅源于广袤的国土,更源于其对全球人才的吸引

曾经的美国为保持这一核心竞争力,选择主动为中国培养大批人才,为何如今的美国会“自断臂膀”?根源上讲,美国已经丧失了一百多年前的那种自信

1868年,中国清朝与美国签署了一份现代意义上的平等条约《蒲安臣条约》,蒲安臣、也就是安森·伯林格姆,在该条约第七条中嵌入教育条款,为中国派出留学生进入美国铺平道路

当时正值美国传教士群体希望在中国扩大影响力的关头,耶鲁大学毕业生裨治文等人建立的教会学校

已经为清政府培养出一些西式人才,在美国政客眼中,这种为中国培养人才的行为不仅不是资敌,反而是带领中国进入文明的正义之举

同时也可以让美国的影响力,和平扩散至那些被欧洲国家瓜分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社会

马萨诸塞州参议员查尔斯·萨姆纳(Charles Sumner)在国会称:"培养中国青年理解基督文明,将是最有效的文化传播。"

在他们的运作下。美国国会同意帮助中国留学生进入美国,而在当时寻求救亡图存的清朝

也将利用美国培养技术型人才,视作一条可能的发展方式,于是在1871年9月,清廷批准《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

此时美国驻天津领事在给国务卿斐什的报告中,开心地写道:"这项计划将把东方最古老帝国的继承者们,变成西方文明的代言人。"

当时的美国不仅不认为,他们培养出的人才会导致西方技术外流,反而认为留学生能成为帮助美国影响力扩张的种子

于是首期30名幼童于1872年8月抵美,后三批90名也在之后几年到达目的地,他们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美国学生需六年的学业跨越

1881年6月美国国会报告显示,除却因违纪与病故而中途退出的26名学生外,94名在册学生中,60人进入工科院校,21人就读耶鲁,13人进入麻省理工

留美幼童即将学成归来,原本同意这项计划的清政府却开始反悔了,在与这些留美幼童的交流反馈中

清朝使节发现他们虽然学习了大量美国的现代化技术,但也受到了美国制度的“毒害”,一些留学生甚至拒绝再向监督他们的清朝官员行跪拜礼

于是在1881年,怀疑美国动机的清朝突然宣布召回全部留美幼童,当时的美国大学与美国政府的做法与现在截然相反

以耶鲁与麻省理工为首的学校联合致信美国国务院,要求美国政府干涉以阻止留学生被清廷召回,虽然此事因清朝态度坚决而未能做成,不过美国教育系统,并没有因此事彻底放弃对中国留学生的追求

清政府能够全部召回留美幼童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当时的清政府对国家还有很强的控制力,另外一方面,则在于清政府承担了第一批留学生的费用

然而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逐渐开始失去对全国的控制力,《辛丑条约》让清政府不得不在39年内,支付本息合计高达9.8亿两白银的赔款

收到赔款的国家,对这笔赔款的利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其中最离谱的日本,在收到本息合计约7580万两白银之后,一分没有退还,还将这些钱全部用于扩充日本军事力量,用于进一步侵华战争

而财大气粗的美国在1906年左右,收到约合2440万美元的第一笔赔款之后,不仅没有将这笔赔款用于军事,反而开始试图利用这笔不义之财,主动重启中国人才留学美国的计划

190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的退款法案,他们拨出首批赔偿款中的1087万美元退还中国,并明确规定,这笔退款须"用于派遣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美国人在当时的考量非常现实主义,在1909年1月的《纽约时报》中,美国人就直言不讳地表示,"每培养一个中国留学生,就是在帮助美国制造一个永久市场"

但是总体而言,这种由美国出资培养留学生的方式,实际上是在帮助中国进入现代社会

因此即使清朝在几年之后彻底退场,北洋政府也没有拒绝美国人带引号的“好意”,1911年4月,清华大学的前身、专用于培养留美预备人才的清华学堂成立

自此之后一直到1929年,来自美国的退款总计帮助1289名中国留学生,通过清华进入美国

美国不仅承包了这些学生的学习费用,同时也没有限制这些学生的留学范围,多达64%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的都是同技术息息相关的理工类专业

当时的麻省理工学院院长还在与白宫的信件中,骄傲地声称“我们正在为中国锻造工业化的钥匙”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以庚款留学为核心的美国在华教育投资,总计高达4800万美元,这笔钱为中国培养了超2500名各类人才,其中就有包括钱学森在内的23名两弹元勋

在现在的美国人看来,培养钱学森这类人才就是“资敌”,而让钱学森回到中国就是“放虎归山”

与其挣扎是否让钱学森回到中国,美国更应该在一开始就不为中国培养人才,如果是眼下的特朗普政府,绝对不可能再进行类似于“庚款留学”一样的项目

为何当时的美国人没有想到这一点?并非是那时的美国人愚蠢,而是那时的美国人远比现在自信

必须再次指明,美国为中国培养留学生从结果上来看虽然是办了一些好事,但是从出发点上讲,美国的行为不仅同“好心”没有任何关系

反而是因为当时美国在文明上的领先优势,导致他们发自内心地看不起中国人

第一,在美国人自己眼中,他们将教育投资定义为“更高形态的征服”,为中国培养一个接受美国价值观的精英,胜过派出十名美国士兵

第二,正因为美国人认为教育输出是更高形态的征服,他们也在为中国培养人才之后,有意引导他们进入中国政府的关键部门

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包括财政部与铁道部的七个关键部门,其领导官员都有留美背景

这些官员把持关键部门,不仅导致中国外交政策偏向美国,更导致美国在经济上获取巨大的利益

早在庚款留学进行的同时,美国实际上就已经在大笔回收这项投资,为中国培养留学生带来的第三个好处,就是美国收获并控制了中国的巨大市场

在庚款留学开始之前的1905年,美国每年要因中国市场而承担上千万美元的贸易逆差

美国每年要从中国进口约3000万美元的原材料与初级制品,却只能在中国市场销售约1800万美元的商品

在当时的美国人眼中,导致美元持续流入中国的原因有二,一个是没有工业化的中国,不存在消费市场,另一个则因为中国缺乏懂得国际商业规则的人才,导致美国无法通过招募中国人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庚款留学出台的核心深层原因,就是为了让美国在中国赚钱,于是在留学生中,除了占比达64%的理工科人才以外,其余大部分留学生的学习科目,都是商业法律与会计

而他们在归国以后,也大批量进入海关等涉外经济部门,在这些美国留学生的帮助下,美国在1920年之后,由对华贸易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

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美国从与中国的贸易中,年均赚取的财富超1000万美元,远高于年均仅百万美元的教育投资

而美国自认为自己的文明水准高于中国,即使为中国培养留学生,他们也只会在归国之后成为美国的马前卒,而不会为中国培养出超过美国本土水平的人才

可后来的事实却证明,中国之所以落后于美国,不是因为中国人比美国人笨,而是中国人比美国人起步晚

当新中国的教育体系后来居上,随着中国工业水平超越美国,并改变中美贸易中的资金流动方向

如今的美国发现他们的自信根源是不存在的,同时也无法再用假惺惺地施舍从中国赚取财富,于是恼羞成怒的美国人最终选择关闭教育大门

可对于如今的美国大学而言,招收留学生已经不再是输出美式价值观赚长期的钱,而是通过宰留学生赚取短期收益,特朗普政府能否真的贯彻留学生禁令,这一问题,我们日后再谈

来源:历史微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