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血压监测的重要性,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测血压已经变得相对方便了,买一个电子血压计就可以自己在家测血压。
现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血压监测的重要性,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测血压已经变得相对方便了,买一个电子血压计就可以自己在家测血压。
高压、低压清清楚楚地显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许多年轻人都会给自己的爸妈购买血压计,方便他们定期测量血压,保障身体健康。
但是有一些人在使用电子血压时,却发现多次测量血压的时候,自己的血压数值变得越来越低,这也不禁让自己有一些怀疑,购买的血压计是不是不准呢?
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原理:
电子血压计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血压间接测量原理进行血压测量的医疗设备。绝大多数血压监护仪和自动电子血压计,采用了示波法间接测量血压。
示波法测血压通过建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与袖套压力震荡波的关系来判别血压。
家用电子血压计主要有两种测量方式,一是臂式的,二是腕式的,这两种健康人都适用。不过,腕式电子血压计不适用于患有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
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会加速动脉硬化,从而引起患者末梢循环障碍,这些患者的手腕血压与上臂血压测量值相差较大,也不宜用腕式的。
水银血压计与电子血压计有什么区别?
1.操作方法不同
水银血压计的操作方法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够正确使用的,而电子血压计则不需要,一个按键就能够在家轻松测量血压,所以电子血压计更适合老人使用,不需要常常跑医院测量血压了。
2.测量的原理不同
虽然两种血压计都是测量血压,但是测量的原理是不一样的。水银血压计是柯氏音测压原理,而电子血压计是振动法。
电子血压计外形小巧、轻便,方便携带,而且操作非常简单。更重要的是还有语音播报血压数值,如果血压高出正常范围,而且还会发出警报,特别适合一些年纪大的老年人。电子血压计为何血压越测越低?是电子血压计不准吗?医生终于一文说清
其实之所以电子血压计会让自己的血压越测越低,这其中有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多与以下这三种情况息息相关:
【质量问题】
如果出现误差特别大,那可能是电子血压计出现了质量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检查是否没有电池了,或者是换一台新的。
建议大家选择一些质量比较有保证的大品牌的电子血压计,毕竟血压计属于人体血压的监测仪,如果测量结果不准确,会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造成严重的后果。
【患者情绪问题】
测量血压的时候,如果患者情绪发生较大波动,那么就会对测量血压的数值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人们比较激动或者愤怒的时候,心率会加速,而且血压也会发生波动,因此并不能在这个时候测量血压。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医院进行测量血压前,都会被建议稍微休息一段时间。但是当自己慢慢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进行测量,血压值就会和之前所测量的数值相比有所下降了,这也就是用电子血压计多次测量,血压值越来越低的原因之一。
【可能和绑的袖带松紧程度有关】
很多人虽然会定期测量血压,但是对袖带的捆绑却不是很重视,每一次测量都是随意的绑,如果绑的太松,就会导致测出来的血压值偏低。
但如果绑的太紧,则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在反复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每次袖带捆绑的松紧度最好是差不多的,这样可以减少对血压的影响。
【环境的影响】
电子血压计内部因为是电子元件,所以非常容易受外部磁场的影响。
若是在测量的过程里使用移动电话或者是靠近有磁场的地方,也会容易使最后测得的数值不太准确,所以使用电子血压计的时候,也需要排除磁场方面的干扰问题。
测量血压的五个注意事项,千万别疏忽
一:规范操作
测血压时,应该选择平卧位测量,将听诊器压在患者的肱动脉搏明显处,然后加压,如果血压超出正常的范围之内,说明患上了高血压,相反,血压低于正常数值时,说明患者有低血压的疾病。
二:测量部位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正常情况下人的右上肢测量出来的血压值会更高一些,差值大约在5~10毫米汞柱之间,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建议测量右臂为准。
但对于一些新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值建议两边都测,而后选择较高的那一边作为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要观察两边的差值,如若超过15毫米汞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警惕是心脑血管发生病变所致。
三:测量血压的方法
对于电子血压表通常比较简单,按上开关,经过充气放气就可以获得血压的读数,还有一种表头的血压表,需要患者自己除了自行打气、放气,同时还要用听诊器进行听诊,从而获得血压,所以要掌握正确的测量血压的方法。
四:测量的时间
测量血压前最好休息15到30分钟,而且休息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做剧烈的运动。
同时也要避免抽烟、喝茶等,因为任何不良的行为都会使血压出现波动,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五:测量血压的次数不宜过频
有些人想起来就测,易产生焦虑。尽量做到每天同一时间段测量。早晨可选在“起床后1小时内”、“排尿后”、“服用降压药前”和“早餐前”几个时段测量,晚上可在“睡觉前”测量。
结语:测量血压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很多患者完全不当回事,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测,对于测量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甚少。其实要有一定的规律和正确的使用,才能准确的测出血压值,才能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做一个评估。
来源:数学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