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SH】俞文娟教授团队:泽布替尼联合R-CHOP用于初治MCD亚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摘要: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2024年12月7日-10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ASH年会作为全球血液领域的盛会,每至会期,全球知名的血液病学专家汇聚一堂,共享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更新与完善全球突破性临床数据,为血液学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导读:

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2024年12月7日-10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ASH年会作为全球血液领域的盛会,每至会期,全球知名的血液病学专家汇聚一堂,共享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更新与完善全球突破性临床数据,为血液学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俞文娟教授团队

1。为此,特别邀请到俞文娟教授深入解读本项研究的更新数据。

背景

携带MYD88L265P和CD79B突变(MCD 亚型)的DLBCL患者接受 R-CHOP治疗时预后较差,突显寻找替代治疗策略的紧迫性。众多研究表明,MCD型DLBCL非常依赖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阻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可以有效破坏该通路,从而产生抗淋巴瘤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泽布替尼联合R-CHOP在初治携带MYD88L265P 和CD79B突变DLBCL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呈现了该研究的初步数据。

方法

本研究纳入年龄18-70岁、ECOG体能状态评分0-3、未接受过治疗且具有MYD88L265P和CD79B突变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MCD亚型)患者。患者接受泽布替尼联合R-CHOP(ZR-CHOP)治疗连续4个周期(21天/周期),4个周期后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继续接受2个周期ZR-CHOP治疗,然后继续2个周期的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4个周期后部分缓解(PR)的患者则继续接受额外4个周期的 ZR-CHOP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OR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图1:研究设计

结果

截至2024年7月1日,共有23例新诊断MCD亚型DLBCL患者入组。中位年龄59.5岁(范围:33-76岁),12例患者(52%)被评估为Ann Arbor III-IV期。17例(73.9%)表现出结外受累,10例(43.5%)IPI评分为2或更高。5例(21.7%)为GCB亚型,18例患者(78.3%)为non-GCB亚型。

表1:患者基线数据

截至2024年7月1日,所有23例患者接受至少1个周期的R-CHOP联合泽布替尼治疗,15例患者接受了6个周期治疗,3例患者接受了8个周期治疗。在22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为90.9%,其中19例(86.4%)达到CR。1例(4.5%)因疾病进展死亡,另有1例(4.5%)在完成3个周期后因疾病进展退出试验。在17例可评估的non-GCB亚型患者中,14例达到CR,1例达到PR。中位随访时间15.7个月(4-28个月)。在分析时,中位PFS和中位OS尚未达到,预估1年PFS率为90.2%,1年OS率为94.1%。ZR-CHOP方案总体耐受性良好。

表2:疗效分析数据

图2:PFS结果和OS结果

结论

泽布替尼联合 R-CHOP 对于初治MCD亚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是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专家解读

俞文娟教授MCD亚型的DLBCL的患者预后较差,BTK抑制剂(BTKi)可有效阻断BCR依赖的NF-kB激活。虽然伊布替尼+R-CHOP(I-RCHOP)的PHOENIX三期试验未达到主要PFS终点,然而对肿瘤样本的事后基因表达分析显示,MCD和N1亚型的DLBCL患者具有较好的EFS和OS2。泽布替尼作为二代BTKi,从化学结构进行优化,相对于一代BTKi而言,具有更持久的BTK抑制作用和更精准的靶向选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3。本研究对于携带MYD88L265P和CD79B突变人群,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上泽布替尼,并采用缓解适应性治疗策略,提升了高危人群的获益,进一步体现了DLBCL精准治疗的必要性。

俞文娟 教授

临床博士,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组员

CSCO抗白血病联盟&抗淋巴瘤联盟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淋巴专委会委员、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白求恩基金会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血液病淋巴瘤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会通讯编委

以通讯及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Hematology, Annals of Hematology, Leukemia & Lymphoma , Leukemia research及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论文16篇,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参考文献:

1.2024 ASH poster 4494.

2.Johnson PWM, Balasubramanian S, Hodkinson B, et al. Clinical impact of ibrutinib plus R-CHOP in untreated DLBCL co-expressing BCL2 and MYC in the phase 3 PHOENIX trial. Blood Adv. 2023; 7(10):2008-2017.

3.Tam CS, Trotman J, Opat S, Burger JA, Cull G, Gottlieb D, et al.. Phase 1 study of the selective BTK inhibitor zanubrutinib in B-cell malignancies and safety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in CLL. Blood (2019) 134:851–9.

审校:Cherry

排版:Baa

执行:Cherry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