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雨季过后,虽然洪水退去,但潮湿的环境为细菌、病毒滋生提供了温床,消化系统疾病也容易悄然找上门。做好防护,才能避免“病从口入”。
雨季过后,虽然洪水退去,但潮湿的环境为细菌、病毒滋生提供了温床,消化系统疾病也容易悄然找上门。做好防护,才能避免“病从口入”。
需重点关注的消化系统疾病
细菌性痢疾:积水可能污染水源和食物,志贺菌在这样的环境中易繁殖。感染后常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多为黏液脓血状,还可能伴有里急后重感,严重时会导致脱水。
诺如病毒感染:潮湿条件利于诺如病毒传播,它常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扩散。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恶心,传染性很强,家庭或集体单位中容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急性肠胃炎:雨季过后气温较高,食物易变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大量繁殖。吃了变质食物后,可能出现上吐下泻、腹痛、发热等症状,夏季的剩菜剩饭是常见诱因。
寄生虫病:被污染的水体可能含有蛔虫、钩虫等虫卵,接触或饮用后可能引发肠道寄生虫感染,进而出现腹痛、营养不良等问题。
实用预防措施
保障饮食安全:饮用水务必烧开后再饮用,不直接喝未经处理的井水、河水等;食物要彻底煮熟,生熟食材的处理工具要分开,剩菜重新食用前需加热到70℃以上,坚决不吃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物。
注重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外出回到家后及时清洁手部;接触过积水或淤泥后,要彻底清洗消毒,防止病菌通过手进入口腔。
做好环境清洁:及时清理家中及周边的积水、垃圾,不给蚊虫滋生留机会;餐具定期用沸水消毒,砧板、刀具使用后彻底清洗,保持厨房干燥通风。
及时应对不适症状:若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要及时补充淡盐水以防脱水。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尽快就医,向医生说明近期的饮食和接触情况,以便及时诊治。
雨季过后的健康防护不容忽视,只要把好饮食和卫生关,就能有效减少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守护好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