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石材行业的紧张气氛是空前的,订单不再好拿了,尾款不再好追了,工资也不再好发了。同质化产品带来的低价竞争更加恶劣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频发 —— 即那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低价产品,反而挤压了坚持品质、注重服务的优质产品的生存空间,最终让整个行业陷入两败俱伤
当下石材行业的紧张气氛是空前的,订单不再好拿了,尾款不再好追了,工资也不再好发了。同质化产品带来的低价竞争更加恶劣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频发 —— 即那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低价产品,反而挤压了坚持品质、注重服务的优质产品的生存空间,最终让整个行业陷入两败俱伤的结局。
有的人认为拿到流量就等于拿到了一切,张口第一句话就是:我先把价格搞下来。愚蠢低级,殊不知石材的本质是服务,石材是服务的载体。我不止一次的跟朋友们说起,如果今天你干一件事情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那你什么优势也没有。
为什么说只靠价格优势等于没有优势?因为价格战的本质是 “内卷”,是最容易被复制、也最脆弱的竞争力。你能把价格压到成本线边缘,同行就能咬牙再降 5%;今天你靠低价吸引来的客户,明天就可能因为别人更便宜而转身离开。更关键的是,低价往往意味着妥协 —— 要么是石材的品级悄悄降级(比如把 B 料当 A 料卖),要么是服务环节大幅缩水(测量粗糙、安装敷衍、售后消失),最终损害的是客户的信任,也砸了自己的招牌。
所以,石材行业的竞争,到最后拼的从来不是 “谁更便宜”,而是 “谁能让石材的价值真正落地”。流量能带来客户,但能留住客户、让客户愿意复购甚至转介绍的,永远是那些藏在石材背后的、看得见或看不见的服务。把精力放在打磨服务上,看似慢,其实是在积累真正的护城河 —— 这才是比流量和低价更扎实的生存逻辑。
好的产品不是靠嘴皮子做出来的,而是要用心。用心需要花时间,更需要花钱。传统别墅也好,奢侈餐桌也好,如果谁能靠低价策略走向成功,我直播吃屎。因为低价是最没门槛的事情,你今天可以做,明天比你更大的鱼更可以做,而且他会在做的时候干掉你。
价格被人忘记很久以后,质量还是会被人长久的记住。一双两千多的鞋子我穿了七年,所以我觉得它一点也不贵。一个长了虫的苹果价格很便宜,但是吃坏了肚子更坏了心情,简直晦气。
所以,对石材行业而言,质量从来不是 “成本负担”,而是 “记忆投资”。它不像价格那样能立竿见影,但它会像年轮一样,在时间里慢慢沉淀,最终成为品牌最厚重的底色。当价格的喧嚣散去,能被人长久记住的,永远是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品质。
各位同僚,各位友商,各位石材行业的前辈们,小编希望各位有自己的坚守,同时自信跟更优秀的企业站在一起。我到底输在了哪里?是价格吗?从来都不是吧。 我希望各位都能够找到自己的长处,突出重围。我想看到咱们石材行业百花齐放,我想看到艺术品一样的石材作品,我想看到石材人真正的匠心,我想看到大家的项目被世人铭记。
来源:石材生意圈黄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