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股延续昨天强指数格局,再次上演逼空大戏!沪指虽然只涨了0.45%,但却再创下年内收盘新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更是同步上涨超过0.6%。两市成交额爆出1.73万亿的天量,比昨天多出1380亿——这说明市场人气的确被彻底点燃了。不过盘面依旧是冰火两重天:上涨个股超
A股延续昨天强指数格局,再次上演逼空大戏!沪指虽然只涨了0.45%,但却再创下年内收盘新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更是同步上涨超过0.6%。两市成交额爆出1.73万亿的天量,比昨天多出1380亿——这说明市场人气的确被彻底点燃了。不过盘面依旧是冰火两重天:上涨个股超过3300只,77只股票涨停,军工、 机器人 、半导体等题材全面开花;但另一边,医药股集体吃土,西藏板块连遭重锤,甚至出现了20cm的闪崩跌停。
有意思的是,虽然指数冲得不如昨天猛,但个股表现反而更活跃。局部赚钱效应比昨天强,平均股价上涨1.1%,而昨天平均股价涨幅仅0.8%,市场做多的情绪比昨天更强,关键原因就在大金融的回调:银行板块今天歇菜给题材更多的机会,主力资金净卖出139亿,但市场的赚钱效应反而扩散到了中小盘题材股。军工、人形 机器人这些前沿科技概念批量涨停,成为本周最强最持续的热点,午后的光刻机、液冷服务器更是直接点火拉升,说明盘面"权重搭台题材唱戏"!
消息面上多重利好推波助澜:上海发布具身智能发展方案让 机器人 概念持续沸腾,无人作战新模式直接刺激军工板块,再加上七部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文件出炉,活脱脱给市场打了三针强心剂。不过老特突然放话要对药品和芯片加关税,也给医药半导体埋了雷,今天创新药板块的雪崩就是个预警信号。昨天我们反复提醒医药的调整还会延续,暂时不能碰,除了本身涨多要回调的因素之外,跟行业的利空冲击也有关。
面对指数三连阳,面对沪指连续两天创年内收盘新高,有人欢喜有人忧,明天顺势突破3636年内高点后,会再次创出年内高点,短线会不会加速呢,还是会回调呢?市场轮动的逻辑又是什么呢,我们又如何把握机会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做一下今天收盘点评,希望对大家投资有所帮助:
第一:沪指三连阳,短线会加速吗?
当K线图上跳动着三根阳线,很多散户已经开始做"连续逼空"的美梦了。但老司机都懂——连涨之后的市场,往往藏着主力资金的小算盘。
从技术面看,今天的放量新高确实漂亮。沪指收盘稳稳站在所有均线之上,MACD红柱子继续伸长,RSI也没有超买,这些都是教科书级别的多头信号。尤其是1.73万亿的成交量,说明场外资金正在跑步进场。不过要注意两个隐患:一是金融股开始调整,昨天带头冲锋的银行保险今天集体卧倒,说明主力部队在有序轮换;二是创业板虽然收涨,但整体表现明显落后于主板,这说明市场对高估值品种仍有顾虑。
更关键的是资金面动向。虽然成交放量,但内资主力今天净卖出139亿,这说明有大资金在边打边撤。市场不断消耗散户的力量,一旦散户的力量被消耗的差不多时,往往就会滞涨,结合今天涨停的个股大多是小市值题材股来看,更像是游资在接力炒作,而不是机构重仓的长期配置。历史上看,这种"权重搭台、题材唱戏"的行情,持续性强弱取决于增量资金能否持续——如果明天量能维持在1.7万亿以上,短期还有冲高可能;要是缩量到1.5万亿以下,就得警惕冲高回落了。
明天最大的变数在外资。最近北向资金忽进忽出,可能跟老特关税威胁有关。如果外资继续抛售权重股,指数可能会在3600点附近震荡整固。但考虑到政策利好频出(特别是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文件刚落地),短期内系统性风险不大,更可能以板块轮动代替全面调整。
第二:轮动逻辑与机会捕捉
当前市场就像旋转的万花筒,除了军工,人形机器人之外的板块快速切换让人眼花缭乱。但剥开表象看本质,轮动逻辑其实很清晰:
1. Z策指挥棒主导方向(赚趋势的钱)
从 机器人到军工,从工业母机到半导体,最近爆发的全是Z策扶持的"新质生产力"赛道。上海具身智能方案直接让 中大力德 等 机器人 股封板,七部门金融支持文件则带火了工业母机。这本质上是在押注"新型工业化"的国家战略,机构资金正在顺着政策脉络做长线布局。
2. 事件驱动制造短期风口(赚情绪的钱)
老特威胁加征芯片关税,反而刺激了国产替代逻辑,光刻机午后异动就是典型例子;而央视播放的无人作战纪录片,直接点燃了军工信息化题材。这类机会适合短线高手快进快出,但要注意消息面的后续发酵。
3. 高低切换平衡风险(赚低估的钱)
医药、消费等传统赛道持续失血,根本原因是机构在调仓换股。当沪指突破年内新高,部分恐高资金自然会流向位置较低的科技成长股。不过要注意伪概念的陷阱——比如今天AI应用板块虽然反弹,但缺乏实际业绩支撑的个股可能只是超跌反弹。
重点布局方向:
军工产业链:无人机、卫星导航、军工信息化
机器人 /工业母机:减速器、传感器、高端机床(跟踪 中大力德 、 华东数控 )
半导体设备:光刻机零部件、先进封装(留意 海立股份 、 中微公司 )
低位科技:消费电子(VR/AR)、算力基础设施(挖掘 日海智能 、 当虹科技 )
需要提醒的是,当前市场更看重题材而非业绩,短线操作务必设置止损位。比如今天大涨的PEEK材料概念,部分个股估值已严重透支未来预期,追高风险极大。
第三:明天会"黑周四"吗?
A股素来有"黑色星期四"的魔咒,但这次可能不太一样。从历史数据看,在强势逼空行情中,所谓的魔咒往往会被量能打破——比如今年7月下旬,沪指同样在周四创出新高并放量站稳。当前有三重支撑:
1. 政策托底预期强烈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文件刚发布,各部委大概率会跟进具体措施,这给市场吃了定心丸。只要不出现重大利空,资金做多意愿不会突然转向。
2. 技术形态维持强势
沪指日线级别仍处于上升通道,5日均线(目前在3590点附近)形成强力支撑。即便出现回调,只要不跌破3580点,都属于健康整理。
3. 外围扰动逐步消化
老特关税具体落地尚需时日。且A股对这类消息的敏感度在降低,今天医药板块的暴跌反而释放了部分风险。
不过需要警惕两个潜在风险:一是热门题材的获利盘抛压(今天机器人板块已出现多只个股尾盘炸板);二是成交量能否维持(若明天缩量到1.6万亿以下,需防范冲高回落)。预计明天大概率震荡,盘中或有恐慌性下杀,但尾盘可能再度拉回。
投资心法:在疯狂与恐惧之间找到你的圣杯
牛市中最考验人性的,不是暴跌时的恐慌,而是暴涨时的贪婪。当军工股批量涨停、 机器人概念满天飞时,很多人会懊悔"为什么我没满仓干"。但真正成熟的投资者,早在一周前就开始进场 ,在研报里挖掘海军装备升级的线索——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记住三句股谚:
“牛市多急跌”:像今天的医药股闪崩,往往是为了清洗不坚定的筹码。
“好股不怕等”:军工、 机器人 这些赛道至少还有3-5年的政策红利期,别被短期波动吓退。
“成交量不说谎”:只要1.5万亿成交维持,就说明资金还在场内折腾,远没到曲终人散时。
最后送大家一碗鸡汤:股市没有永动机,再猛的牛市也有调整。重要的是用配置对抗波动——拿住5成仓位的核心资产(如军工厂商、工业母机龙头),用3成仓位做波段(比如半导体设备),留2成现金等黄金坑。当你不再每天盯着涨跌,而是反复思考"国家需要什么产业"“哪些公司能解决卡脖子问题”,投资反而会变得简单。
来源:A股早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