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换言之,“赋”即渲染文采,描绘事物,抒写情志。一赋之中,包罗万象。正是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文史学者、作家张智辉,连续发表了一系列以赞美泉城为主题的赋文,其中《济南泉水赋》在2023年“泉水之都诗意泉城”诗词征文中获一等奖
编者按: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换言之,“赋”即渲染文采,描绘事物,抒写情志。一赋之中,包罗万象。正是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文史学者、作家张智辉,连续发表了一系列以赞美泉城为主题的赋文,其中《济南泉水赋》在2023年“泉水之都诗意泉城”诗词征文中获一等奖。透过这些赋文,让我们一起感受“爱此中,风物本吾家”的桑梓深情,领略“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的况味。
济南泉水赋
岁值癸卯兰月,连日秋雨绵绵,黑虎啸月、趵突腾空,泉水叮咚响,七十二名泉相继复涌。天随人愿,泽润福地。至月中,地下水位飙升至29米,唤醒点位最高月牙泉,月牙飞瀑飘玉带,滚珠翻浪立锦绣,清泉石上流,一城山色秀,济南呈现“千泉竞喷”景观。
至此,趵突泉已持续喷涌20载,创下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长纪录。“谁信出门如画里”“佛山亦是吾家客”,胜景再现,万众瞩目。为纪其盛,做《济南泉水赋》,是为序。
济水之南,经纬之间。山岳传芳,钟灵今古。舜耕役象,孝感动天。扁鹊故里,医宗正传。千祥云集,百福并臻。和顺积中,英华外发。藏风聚气,渊薮南山。斗折蛇行,汇而成泉。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天设地造,蔚为大观。泉脉环城,名者七十有二。
四大泉群,独领风骚。趵突领芳,冠绝天下。张养浩叹为“平地雪”,赵孟頫惊呼“白玉壶”。苏轼“枯树一枝”留槛泉,曾巩正名曰趵突。《水经注》传经典,“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晏璧《七十二泉》传百世,独称豹突第一泉。蒲松龄赞:名泉第一、胜地无双。康熙御笔,“激湍”亲题。乾隆清跸两度临,诗赞趵突“三窦美”。
众星拱月,亮点纷呈。金线泉金线一道浮水面,金丝游弋若上弦。老残侧目观微澜,疑是深处藏双泉;皇家气象皇华泉,圣恩浩荡燿齐川;金线以北柳絮泉,状若柳絮银光闪。遥遥相对看“卧牛”,田园牧歌见牛眠。漱石枕流漱玉泉,倒影依稀现易安;石湾泉池水弯弯,登州文登脉相连;松柏掩映无忧泉,酌水消愁桃花园。美酒盛巨樽,酒泉世上有。泉如湛露爽气留,夜夜醉饮何须酒。深、浅双井泉,洗钵、饮虎在家院,户涟、围屏接道林,尚志、劳动、迎香皆是泉。
护城河畔,秦琼故宅。故历亭遗址于斯,杜甫吟诵“海右此亭古”。五龙潭泉眼密布,五方龙神,祷雨辄应。“一夕雷雨,溃而为渊”;曲栏画桥随波移,“苍生霖雨”十六景;日月倒映水中天,“可鉴须眉”天镜泉。葡萄架下石隙流,“七十三泉”述源头;近水楼台潭西泉,浪花飞溅称奇观。温泉恒温可逆天,跨水为亭建“漪园”。低低一声“三娘子”,杨柳垂荫悬清泉。醴泉驰名酱菜园,如泄珠玑回马泉。月儿弯弯月牙泉,“曲池观鱼”在玉泉。鱼乐我乐“余乐池”,“濂轩”廊接赏濂泉。聪耳、睛明水势好,琼泉、仙灵连井泉。东、西蜜脂可垂涎,虬溪、泺溪石驳岸。
虎啸龙吟,黑虎泉群。虹桥卧波如临仙境,杨柳垂荫直胜江南,笑语载舟秦淮当羡,解放阁、清音阁、五莲轩移步异景。澎湃万状黑虎泉,喷珠飘练现奇观。猛虎盘曲卧深洞,吼声可闻十丈远。天赐人间白石泉,祈求甘霖得应验。白石若云缀其间,甘美如醴俱欢颜;清泉引得仙女来,浣纱沐浴“九女泉”。琵琶桥下琵琶泉,丝弦声声错杂弹。西邻泉池盛开莲,倒挂珠帘五莲泉。忽见虎首喷玉珠,矶石横卧一虎泉。飞檐翘角金虎亭,似虎非虎金虎泉。涓涓细流成汇波,两岸相见对波泉。“豆芽”本是泉水生,石下冒出玛瑙泉。
曲水流觞处,西泺河之源头。数亩方塘珍珠泉,锦鳞戏游荇藻间。嘈嘈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浮水面。康熙赋诗题“作霖”,乾隆吟诗《珍珠泉》。“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声名远播濯缨泉,有“辋川别业”之喻称,可与张养浩“云庄”相媲美。濋泉偶得留佳话,一池新绿芙蓉泉。腾蛟起凤聚英贤,溪亭、散水、白云间。
“玉环”何时来济南?原是泉脉似玉环。前度刘郎归来问,“道士”云游大佛寺。
更有那青铜山巅斗母泉,远离尘嚣甘耐孤单。起点最高月牙泉,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海拔之最拔槊泉,曾救唐王于危难。更奇异,每逢夏季才“休眠”,鼾声不止—响呼噜泉。饮泉如酒名杜康,石池漾漾碧泉香。最是风雅书院泉,“济南别有一山川”。
孝心至诚动苍天,平地涌出孝感泉。涌泉相报济南人,神通寺藏滴水泉。“送衣塔”前赞孝女,锦阳川上女僧家。
大明湖集百泉成天下第一泉水湖。“济南山水天下无”。山水之奇,莫过济南。休闲之妙,莫过赏泉,品茗之美,莫若汲泉而烹。半壕春水一城花,曲水亭畔赏泉品茗,观路大荒故居,品聊斋故事,不亦乐乎。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言水有“七德”,信矣!
然,江水流于表,湖水安一澜,井水享一隅,雨水随波逐流,独独这山泉水,幸福靠奋斗,爱拼才能赢。
世上无双,济南泉水。泰岱庇佑,雷电以壮行色,化风雨于甘露,至刚至柔,顺势而为。何惧巨岩幽深,遇阻不堕,遇险不回,加持精进,百炼千锤,一朝涅槃,横空出世。水之王者,折服众生。
观泉之德行,柔肠百转,匍匐前行,润滋万物,哺育生灵,居功至伟,功不自伐。见仁见智,见勇见义。
谦谦君子,自强不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济南泉水——真君子也。著名学者扈书乘先生赋济南泉水“十五德”,可谓至矣。
“怒起跃突,如三柱鼎立,并势争高,不肯向下。”“呜呼,水之劲挺一至此哉!”人格理想、城市精神尽在这“怒起”之间,若庄子笔下的大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人得秀而灵,城拥泉而润。泉因人旺,人因泉兴。山、泉、河、湖、城,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壮哉盛世,吉运亨通!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抚今追昔,击壤而歌。大河之畔,弦歌铮鸣。长风破浪,芳华待灼。济南泉水,天下冠绝。厚德载物,文脉赓续。福喜绵绵,再创伟业!
济南园林赋
赫赫乎,历史名郡,煌煌乎,天下泉城。钟灵毓秀,江山胜概。得苍天之垂青,蕴山水之英华,集风光之大成。
潇洒胜江南,趵突泉、珍珠泉,七十二名泉,众泉竞涌;厚重北国雄,千佛山、华山,群山竞雄,气象万千。齐烟九点,如珍珠漫撒;鹊华两山,遥相顾盼。
起凤腾蛟,经纬之间。天下第一泉,泉涌若轮,水声潺潺。锦鲤嬉戏,水藻摇曳。大明湖,碧波荡漾,荷叶田田。岸柳依依,随风摇曳。画舫轻摇,游人心醉。历下亭,屹立湖畔,古韵悠然。凭栏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观者云集,叹为观止。
城乡一体,城即园林。泉城公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森林公园,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草地如茵,游人如织。或闲坐休憩,或漫步其中,尽享闲适之乐趣。
山林清幽,禅意弥漫。千佛山,佛音袅袅。庙宇庄严,佛像肃穆。拾级而上,一步一景。佛慧山,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林深谷幽,鸟鸣其间。山花烂漫,如锦似霞;秋叶飘零,若诗如画。登峰极目,城郭在望,山川入怀。清风拂面,心神俱畅,天然胜境矣。
噫嘻!千园之城,名不虚传。灵岩古寺,历史久远,晋风唐韵。百脉泉处,泉涌欢腾。梅花泉五朵金花,激情喷涌,状若梅花;墨泉之水,如石磨轮转,气势磅礴。雪野湖畔,山水相依,景色宜人。泰沂山脉深处,筑坝而成。山峻水澄,或青翠欲滴,或温婉如玉。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下,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济南园林“可喜、可诗、可觞、可愕、可图”,如诗似画,如痴如醉。济南山水天下无。谁信出门如画里。
“峰峦突兀,涧谷萦回,丹树黄花,更宜秋色。”擘画者高点定位,科学运筹。“五个园林、十大行动”,建设者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修复南山生态,巩固沿黄林带。共商共治共栽,推广公园+共享绿态。阐发传统之美,弘扬生态肌理。
极目远望。英雄山峻,腊山秀奇,华山耸峙,药山含翠。五龙潭清,黑虎泉猛,珍珠泉妙,百脉泉灵。护湿地,建体系,林长引领新生态。绿笔绘盛景,幸福之花开。
曲水流觞,几多英贤名流,日日扁舟荷花里。赵孟頫钟爱“砚溪村”(泺口),“竹林深处小亭开”。张养浩独爱云庄好,奇石为友,仙鹤为伴。何绍基赞珍珠泉“神龙所孕吐,浪花供抚掌。”大明湖上名楼,锦绣川上好林泉。济南名士蒲松龄,留仙留名留《古历亭赋》:珠帘画栋,复历下之奇观;茗碗诗瓢,寻天宝之坠绪……地如滕阁,伫佩玉而鸣銮;人比兰亭,更流觞而泛酒。字字锦绣,感慨济南园林美如仙境。园林文化,生生不息。“侯门三秀”著《济南园林七十家》。索隐钩沉,再现古风古韵。风月无边“房家园”,方水而居“江家池”,千年风流“槛泉亭”,不染尘埃“神仙界”;珍珠泉“红尘似水,繁华如烟”。珍珠泉曾“泛舟游署”,“通舟二里,鱼鸟荇藻”。藕花冉冉满城香。有心长做济南人。园林济南,“绿”图无限。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彰显工匠巧思;诗词碑刻,龙飞凤舞,蕴含文人才情。天人合一,蔚为大观。
嗟夫!徜徉其中,品自然之妙趣,感人文之魅力,赏城市之瑰宝,享民生之福祉,幸福感溢满心间。故倾情千言,园林赋赞,愿吾家园美如阆苑,福泽绵绵!
济南春光赋
岁在仲春,济南盛景,央媒聚焦,声名远播。泉城之地,幻为“花花”世界;翠柳丹花,铺就锦绣春光。迥异雪芹笔下之幽凄,尽展盛世蓬勃之气象。
观夫济南之街巷,春柳袅袅,摇曳生姿。柔条若碧绦之垂,轻扬于惠风之际;嫩蕊似明珠之缀,点缀于翠柯之间。蜿蜒乎护城河畔,缱绻于大明湖旁。湖光潋滟,映柳影之婆娑;波光粼粼,随涟漪而荡漾。风拂丝绦,飘拂之态堪画;日映翠色,葱茏之景入章。
玉兰花绽,枝头独展娇妍。素瓣皎皎,疑是仙娥舞袖;琼苞峨峨,恰似白鸽栖肩。或盛放以呈典雅之态,或含蕊而藏羞涩之缘。幽香缕缕,漫溢于春日之径;清芬阵阵,沁入乎行人之心田。杏花灼灼,成团簇簇争鲜。粉白相间,恍若绮霞铺就;娇柔互衬,犹如少女羞颜。微风拂掠,落英飘洒若雪;暖日映照,繁英绚烂如烟。
花朝节盛大启幕,泉城热闹非凡。彩幡飘舞,绣带蹁跹。花仙子,簪花而行,笑语欢颜,尽展青春之态;雅士多,题诗以贺,妙笔生花,抒发逸兴之怀。花市之中,群芳荟萃,玫瑰热烈,牡丹雍容,百合纯洁,海棠娇艳。蝶舞蜂飞,穿梭于花丛之间;人来人往,沉醉于芳菲之畔。民俗表演,精彩纷呈。龙舞九霄,翻腾而气势磅礴;狮跃大地,矫健而威风凛凛。
至于大明圣湖,春日愈显璀璨。湖水澄澈,似琉璃之镜;波光潋滟,如碎金之闪。画舫往来,载客赏景,欢声笑语,回荡于碧波之上;翠堤环绕,垂柳拂岸,花影摇曳,点缀于湖光之间。远处山峦,隐现于云雾之中,若水墨之画;近处岛屿,葱茏于碧水之央,似桃源之境。白雪名楼,屹立湖畔,飞檐斗拱,尽显古朴之韵;雕梁画栋,更添典雅之观。楼前玉兰杏花,交相辉映;楼后翠柳摇曳,风姿万千。登楼凭栏,极目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真可谓“开不完春柳春花花满楼”之盛景也。
济南之春,景美情长,自然人文,相得益彰。春柳春花,绘就自然之锦绣;名楼胜湖,承载历史之沧桑;花朝佳节,传承文化之悠扬。
愿此春日盛景,常留心间,永志难忘;祈愿济南之城,如春花之绚烂,岁岁年年,永绽光芒!
济南金秋赋
时维三秋,序属金风。寒潭初碧,秋水渐融。烟光凝而暮山紫,霜露降而枫叶红。云敛晴空,天高地迥;露晞芳草,野旷林葱。木落萧萧,似闻天籁之韵;泉流潺潺,如诉幽壑之衷。秋景如画,景醉吾眸。
千佛古山,如绘鸿图之幽。翠影间雅韵轻漾,秀色里华彩悄浮。林深径曲,蕴藉诗章之厚;峰峻云闲,深藏岁月之悠。昔贤墨韵,留丹枫紫菊之句;往者文辞,绘背岭垂岩之秋。
泉城有园,活力盈丘。水杉列阵,金黄映日而遒。独木成林,冠盖舒张而秀。处艺术之境,思天地之迥。
英雄山上,松柏凌霜,翠影挺而弥久。丹枫燃壑,红叶舞而难休。风过林梢,惊落英缤纷之秀;云栖岩岫,赏木叶萧瑟之秋。赤黄翠色,汇就斑斓之卷;深浅浓淡,织成锦绣之绸。
动物之苑,秋意趣稠。熊猫憨卧,沐暖阳而意懒;虎豹闲行,步幽径而姿赳。草木环馆,呈五彩之华茂;枝叶随风,舞百态之轻柔。兽亦逐时,共赴秋光之盛;物皆应序,同迎爽气飕飕。
森林公园,斑斓未休。银杏摇金,栾树披绸。水杉挺秀,白蜡含羞。叶飘似蝶,舞落金黄之幕。
植物佳境,静美长留。残绿藏林,待霜风之悄抚;新黄染叶,期寒雨之轻揉。草青犹劲,叶赤将休。风拂而落英旋舞,云淡而秋水凝眸。幽径猫闲,独赏秋光之媚;青石影乱,漫思尘世之浮。
古刹灵岩,佛香缭绕。秋临其巅,林峦焕绮。松桧挺秀,经霜愈翠;枫叶飘丹,逐风而靡。登高一望,心目皆驰。尘世之嚣烦尽涤,烟霞之胜境可追。
槐荫腊山,层林尽染。休憩于林,赏景怡情。衣衫杂沓,笑语欢声。秋光与乐事相偕,山色共人影齐盈。
历城唐冶,粉黛盈途。乱子草盛,若云霞铺。游者接踵,皆为景俘。拍照留影,欲把秋光锁住;徘徊不去,似入仙境忘途。
莱芜红石,梦幻之域。银杏黄栌,交织如绣。叶影参差,阳光斑驳。行人驻步,惊叹自然神工;摄客凝眸,欲摄此中灵秀。
青草河滨,景映波心。白蜡金黄,紫叶如焚。松青欲滴,翠影森森。风拂涟漪,水动五彩之画;波摇光影,岸呈如梦之秋。
商河滨河,秋水长天。波光潋滟,云影蹁跹。树披彩裳,叶舞蹁跹。落英缤纷,疑是花雨洒道;残红飘坠,恍若仙境落凡。
章丘诸园,各美其美。龙盘黄栌,霜后流丹。明水繁花,争奇斗艳。唐王野趣,绿道叶繁。桃花山秀,诗意弥漫。玉泉湖山,水色山光相眷。
园博园里,秋韵悠长。黄栌燃火,银杏耀黄。乌桕赤艳,枫叶琳琅。展园错落,秋色缤纷万象;小径徘徊,胜景目不暇赏。
噫嘻!秋之胜景,难以穷搜。各园异彩,目不暇接。愿此仙境长留,与君开怀畅饮,共赏秋韵秋光——泉城之秋!
泉魄赋魂
——赏读《张智辉十赋赞泉城》
宋俊忠
著名文化学者、济南作家张智辉先生的《张智辉十赋赞泉城》编发完成了。编读之余,随手写下了一点粗浅的感受和感悟,以示对张兄的敬意。
济南的魂灵在七十二泉中流淌,而张智辉的笔如汲水的陶罐,将这流淌千年的魂魄盛进十篇锦绣赋文。当《济南泉水赋》以“济水之南,经纬之间”开篇,我们便知这非寻常地理志,而是以赋为手术刀,剖开泉城文化基因的史诗级实验——十篇赋文恰似十面棱镜,折射出济南从地质奇观到精神图腾的蜕变密码。
一、水脉为经,液态文明的基因测序
张智辉的泉水赋是一部水写的文明史。他笔下的趵突泉不仅是“平地雪”“白玉壶”的视觉奇观,更是曾巩治水智慧的结晶、蒲松龄笔下的灵性存在。当赋文细数金线泉“金丝游弋若上弦”、漱玉泉“倒影依稀现易安”,实则在构建泉水的人格谱系:每眼名泉都是历史人物的液态化身。最精妙处在于“水德”的哲学升华——扈书乘总结的十五德中,“百折不回其志笃”暗合泰山山脉的坚韧,“有功处下其谦至”呼应百泉归海的胸怀。这使济南泉水超越自然景观,成为中华品格的微缩宇宙。
二、名士作纬,精神星座的时空叠印
《济南英贤赋》如展开一幅立体的名士星图。张智辉以赋体特有的铺排张力,将不同时代的英杰纳入同一精神磁场:扁鹊悬壶的竹简与张保国排爆的防护服共辉,房玄龄的治国策与高淑贞的乡村振兴图同框。这种时空折叠术在“名士轩”段落达到巅峰——何绍基的楹联、郭沫若的题字、老舍的故居在赋文中形成文化引力场,使钢筋玻璃的现代济南依然飘荡着“海右此亭古”的墨香。而许亮火场救人后“事了拂衣去”的现代侠影,恰与秦琼“两肋插刀”的隋唐义气形成千年和弦。
三、园林密码,山水城市的诗意编程
在《济南园林赋》中,张智辉揭示了济南的园林基因图谱。他将城市解构为“三园一体”的有机体:大明湖是天然水墨卷轴,千佛山是立体禅意盆景,护城河则成环绕古城的青罗带。这种“城即园林”的构建智慧,在侯林《济南园林七十家》的赋评中获深度阐释——当张智辉写珍珠泉“红尘似水,繁华如烟”,实指清代巡抚署内“通舟二里”的水系奇观;咏历下亭“山东名亭称第一”,暗含杜甫、李邕在此完成盛唐精神接力。今人漫步曲水亭街,踩着的正是赵孟頫砚溪村别墅的竹影。
四、古今通脉,文体实验的破壁革命
张智辉的赋体革新,在《活力济南》中迸发耀眼光芒。他以“五步成诗”为结构魔方,将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现代元素纳入赋体:
“弈局”喻顶层设计:政府主导的“泉韵迎春”计划如棋手布子;“青春作歌”写创新经济:把子肉与诗词雅集碰撞出文旅新味型;“沉浸入景”塑文化消费:四千场活动让大明湖变身国学课堂。
这种“转基因”赋体,使“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改革与曾巩治水智慧共舞,“祥云”飞艇的银翼掠过超然楼的鸱吻。当“低空经济生态蝶变”遇见“开不完春柳春花花满楼”,济南完成从“四面荷花三面柳”到“云端产业新枢纽”的史诗级跃迁。
五、南美诗篇,生态文明的赋体宣言
《“南美”颂》堪称当代生态文学的赋体范本。张智辉以“一字之变”撬动发展哲学:从“南控”到“南美”,是生态观从防御到进化的质变。赋中“三川层峦”的泼墨山水与“空中通勤网络”的科技图景交织,黄鹿泉村民变股民的改革叙事与子房洞的汉初传奇呼应。当“海绵城市微循环”遇见“南山百泉汩汩”,我们看见生态文明如何从政策术语渗入文化肌理——正如张养浩奇石园中的太湖石,在数字经济时代依然是城市精神的钙质。
赋体是几进冷宫的文学样式,近年来又有一些复苏复兴之势,这种文学形式,应当拥抱新的时代,古为今用,在新时代散发出熠熠光华。张智辉的济南十赋,为赋心泉城带来了启示和示范。
张智辉十赋的终极价值,在于构建济南文化DNA的双螺旋结构:
一为“泉脉地理基因”:从趵突泉的“水涌若轮”到月牙泉的“风规自远”;一为“名士精神基因”:从扁鹊“起死回生”到许亮火场逆行。
双链在《济南园林赋》中缠绕为“山泉湖河城”生命共同体,在《“祥云”赋》中升华为“立体泉城图”的未来想象。这种以赋体为载体的文化基因工程,使李清照的“水光山色与人亲”与低空经济的“银翼传尺素”完成跨时空对话。
当“祥云”飞艇掠过超然楼的金顶,张智辉用十篇赋文证明:济南的魔力,正在于能让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与AS700的航电系统在同一个文化坐标系中共振。这恰似黑虎泉的奥秘——猛虎石雕的沧桑齿痕间,永远流淌着最清冽的现代泉声。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