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暴力在本质上与生活中的当众羞辱、恶意诽谤、群体霸凌等行为具有高度相似性,它们都是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对他人进行精神伤害、名誉诋毁或权益侵犯,核心都是以恶意为驱动,对个体造成身心冲击。
河南周口跳楼自尽的邵医生,其实是被当今医疗环境捧杀的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前两天,河南省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晓蓓,因无法忍受无休止的网络暴力而以死明志,选择跳楼自尽这种最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网暴她的不是别人,而是被她救治过的危重患者。她救回了别人的命,别人却反过来要了她的命。
此事让人愤怒的,不仅仅是那三拨人无休止的网络暴力,更是长达7个月的网暴竟无人制止。
网络暴力在本质上与生活中的当众羞辱、恶意诽谤、群体霸凌等行为具有高度相似性,它们都是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对他人进行精神伤害、名誉诋毁或权益侵犯,核心都是以恶意为驱动,对个体造成身心冲击。
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甚至涉嫌犯罪,但回看整个事件过程,“有关部门”却视而不见。正是这种无视,使得网暴更加无所顾忌、变本加厉。
难道网络是法外之地吗?
不过,这不是我今天想表达的主题,我想说的是,邵医生其实是被当今医疗环境捧杀的。
邵医生曾荣获“河南省优秀妇产科医师” 、“周口最美医师”等荣誉称号,这些称号,既是对她几十年医疗工作的认可,对她个人品德的嘉奖,但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她道德的“紧箍咒”。
流言杀人,杀人的不是流言,而是被杀者的道德境界。对一位道德清高的医生而言,恶意的“舌头”比利刃还厉害。
假如邵医生如造谣者所说是个道德败坏,或者品德低劣的人,她会在乎流言蜚语吗?她会被谣言所困吗?她会为几句胡说八道就以死明志吗?
她越在乎名声,流言的杀伤力就越大。
痛心的是,这一跳证实了清白,却失去了生命。
声誉重于生命,是知识分子的气节,也是知识分子的软肋。
可悲的是,邵医生只是众多医生的缩影。
医疗行业直接关联生命安全,公众天然对医生抱有“拯救者”的期待。“白衣天使”的称呼本是对职业价值的肯定,但当这种肯定被推向极致——要求医生必须“完美无缺”“永不犯错”“无私奉献”“不计回报”时,称号就成了道德绑架。一旦治疗结果不符合预期,“天使”便可能瞬间被斥为“失职者”,这种非黑即白的评价,本质是用“神性”要求“人性”。
其他职业的从业者出现失误或争议时,公众可能会从 “人性弱点”“客观条件” 等角度理解,但对医生的负面评价往往直接指向 “医德败坏”。
例如,医生因疲劳拒绝额外加班,可能被指责 “没有奉献精神”;与患者沟通时语气急躁,可能被贴上 “医德低下” 的标签。即使医生的操作符合医学规范,只要结果不理想,就可能被解读为“不负责任”;而医生为了规避风险选择保守治疗,又可能被指责 “不敢担当”。这种 “道德优先” 的评价逻辑,让医生的专业努力被忽视,职业价值被简化为 “道德打分”。
医生被“道德高尚”的标签长期捆绑,本质上是陷入了一种 “道德完美主义” 的枷锁。社会用“不容有失” 的标尺衡量其言行,而医生自身也可能在这种期待中逐渐内化“必须无瑕”的自我要求。当流言蜚语或负面评价出现时,这种“高尚”的预设反而会放大伤害,让他们更难承受,甚至陷入自我怀疑,公众的评价,就成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仿佛“犯错”有情绪”“为自己争取合理权益”,都是对“高尚” 的背叛。这种自我规训会压缩其作为普通人的心理空间,比如面对患者的误解时,第一反应可能是 “我是不是不够好”,而非 “这是沟通中的正常分歧”。
当流言蜚语袭来时,他们不仅要承受外界的指责,还要压抑内心的委屈(担心 “辩解就是不高尚”),这种双重压力更容易击垮心理防线。
网络时代,医疗相关的负面信息更容易被情绪化传播。一句 “医生态度不好” 可能被放大为 “医德败坏”,一次沟通失误可能被渲染为 “草菅人命”。而 “高尚” 的标签会让公众觉得 “这种人犯错更不可原谅”,进而引发更激烈的口诛笔伐。医生在这种舆论风暴中,往往感到孤立无援—— 仿佛整个社会都在用 “你应该高尚” 的标准审判自己,而无人在意事实本身。
邵医生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
医生是人不是神。
承认医生的 “人性”,不再用 “高尚” 绑架职业;肯定医生的奉献,也接纳他们的局限,他们也会累、也会犯错、也会有情绪,也有权利为自己辩解,也有资格争取合理权益。
医生群体,也要允许 “不完美” 的自我接纳,也需要打破 “必须高尚” 的自我规训,应该认识到,“专业尽责”才是职业核心,而非“道德无瑕”。面对负面评价时,学会区分 “事实性批评”(如沟通方式需要改进)与 “情绪化攻击”(如无端指责医德),前者用于提升自我,后者不必过度内耗。
说到底,“道德高尚” 应是一种职业追求,而非 “必须达标” 的枷锁。当社会能坦然接受医生“是救人的专业者,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时,负面评价便会失去极端化的土壤,医生也能在更理性的环境中专注于 “治病救人” 的核心价值。这才是对医疗行业真正的尊重。
最后,说句都能听懂的话,别把医生封神,要把医生当人;医生也应该清楚,自己是人不是神。
来源:李青大夫说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