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叶延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1948年11月生于哈尔滨,1982年分配到四川作家协会《星星》诗刊任编辑、副主编、主编共12年整。1994年调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任系主任、教授。1995年调中国作家协会任《诗刊》主编等职。其作品自1980年以来被收入了国内
老寓言
一个人在路上边走边撒谎
他用的每个词都很正确
满嘴跑火车就是这么跑的
只是,坐上车的人都没回来
诗人叶延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1948年11月生于哈尔滨,1982年分配到四川作家协会《星星》诗刊任编辑、副主编、主编共12年整。1994年调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任系主任、教授。1995年调中国作家协会任《诗刊》主编等职。其作品自1980年以来被收入了国内外150余种选集以及大学、中学课本;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意文字。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1979-1980)、第三届中国新诗集奖(1985-1986)以及十月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等40余种全国及省以上的文学艺术奖。
赏析世上没有永久的真理。根据这一句话,可以解析诗人叶延滨的诗歌《老寓言》。
这个寓言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路上边走边撒谎。”那么诗人为什么说他边走边撒谎呢?有什么根据?因为“坐上车的人都没回来。”开出的火车有去程就应该有返程,没有返程的火车是违背事实的,违背事实的话语就是谎言。
可是那个走在路上撒谎的人,诗人又说他“用的每个词都很正确。”这又是什么意思?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是自相矛盾,但又不矛盾。说它矛盾,是针对上下句的“撒谎”和“正确”而言的,“撒谎与正确”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即然矛盾又何说它“正确”呢?因为正确是一时的,是符合当前实际和事实的。事物是发展的,是变化的,那么关于事物的理论也应该是发展而变化的,随之事物变化而变化的理论就是正确的;如果有违背事物发展而坚持定有的理论,那就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荒谬的,无论是“出名门,名家论,名言录。”
诗人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举了一个跑火车的例子:“每句话都焊接的天衣无缝,像钢轨一样铺向天际,顺着撒谎者的舌头出发,汽笛长鸣车轮铿锵。满嘴跑火车就是这么跑的,坐上车的人都没回来。”谁不顺应事物的发展,谁用老理论解决新问题,谁就是坐着火车没有回来的人。
一时一寓言,一诗一道理。
诗评人刘树仁,山东宁津人,市作协会员。诗是发现,是创造,每首诗都是在诗人思想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灵芝草。诗稿在《诗刊》《中国诗歌网》《文峰书院》《都市头条》《德州朗诵艺术团》《你在我风景中走过》《诗歌学人》等各级文学网络平台发布或在《山东诗歌》等刊物发表,出版诗集《夕阳拾趣壹》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