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人越来越多?张文宏呼吁:天热宁可每天打牌,也别做6件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07 11:23 1

摘要:盛夏三伏,热浪滚滚,一桩桩突发猝死新闻让人心惊胆战。刚刚退休没几年,身体看着挺硬朗,结果早上一杯酒、一个动作,倒下就再没醒来。

盛夏三伏,热浪滚滚,一桩桩突发猝死新闻让人心惊胆战。刚刚退休没几年,身体看着挺硬朗,结果早上一杯酒、一个动作,倒下就再没醒来。

很多人不禁发问:天气热,怎么人说走就走?是不是年纪一大,命就开始靠“运气”了?

其实不是命不好,是生活方式出了大问题特别是50岁往上,老毛病多、心血管功能在走下坡路,本来就像扛着一桶油在过火堆,稍有不慎就可能爆炸。

张文宏医生曾公开提醒:大热天,宁可坐着打牌吹空调,也千万别干六件事。别不当回事,这些事看着普通,背后却潜藏致命风险。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你我身边真实上演的悲剧。今天这篇文章,就想和你聊聊,如何在酷热天保命、养命、延命,日常怎么做,才能不让自己突然“熄火”。

高温,是心血管的“绊马索”

一到夏天,高血压心梗的发病率就蹭蹭上涨。气温越高,人体出汗越多,血液容易浓缩,血压容易波动,血管变得“脆皮”。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有动脉硬化的人,血管就像老化的水管,原本就不通畅,再加上水分不足、情绪激动、气温刺激,血栓一堵,立马就出现心肌缺血、猝死。

不少人就是在热天里,早晨一起床、洗个冷水澡、搬个重物、吵了一架,就突然倒地不起。这不是巧合,是身体早就在“报警”。

别拿“还能干”当硬撑的理由

很多人说:“我年轻时候干农活都不怕热,现在还怕?”但别忘了,年轻时你是柴油机,现在是旧电瓶,外壳还在,电量早变了。

年过五十,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尤其是经历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的人,做剧烈活动时心脏负荷骤增,极易诱发心律失常急性冠脉事件

张文宏指出,天热时人体最怕的是“突然的负荷”比如扛重物、暴晒下打球、情绪激动、洗冷水澡、空腹锻炼、饮酒后活动——这些行为看似小事,却是猝死的“导火索”。

打牌,不是懒,是保命的智慧

张医生说:“天热宁可每天打牌,也别干这六件事。”很多人一笑置之,觉得医生太夸张。但细想一下,这话其实是提醒:人在高温下,要懂得“养”而不是“拼”。

打牌,本质上是低强度、稳定状态的社交活动,有空调、有聊天、有喝水,不剧烈、不紧张,反而让人情绪放松、心率平稳,是一种“软慢生活”的代表。

这不是让你天天无所事事,而是强调:酷暑时节,调节状态比争强好胜更重要。

六件事,真别碰

第一,暴晒运动夏天午后温度最高,心脑血管负担重,还去暴走、爬山、跑步,是拿自己开玩笑。运动可以有,但要放在清晨或晚间,强度也要适度。

第二,空腹锻炼。很多人早晨空腹晨跑,结果低血糖一来,血压骤降,直接晕倒。尤其是糖尿病人,空腹运动风险更高。

第三,洗冷水澡。高温下突然用冷水冲头,会引起血管剧烈收缩,容易诱发脑出血心梗。尤其是早上刚醒或傍晚大汗淋漓后,更危险。

第四,情绪激动。吵架、发脾气、过喜过悲,都会让交感神经“炸锅”,心率飙升。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容易在瞬间“炸管”。

第五,饭后立即运动。刚吃完饭,血液集中在胃肠道,此时若运动,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容易胸闷、头晕,甚至心肌缺血。

第六,饮酒后活动。酒精扩张血管、麻痹神经,很多人一喝酒就觉得自己“浑身有劲”,去干重活、泡澡、洗冷水澡,尤其危险。

身体不是铁打的,别太“硬撑”

不少人嘴上说“我没事”,但身体早已发出警告。天热时常见的心慌胸闷头晕乏力,都可能是心血管功能吃不消的信号。

尤其要留意夜间出汗多、早晨血压飙、胸口闷压这些异常,别一味扛着,说“过一会儿就好了”。真正危险的,往往不是剧痛,而是“没感觉”。

高温日的生活节奏,要慢一点

人过中年,节律感比激情重要。早晨醒得太猛、饭吃得太快、心情起伏太大,都是给身体增加“额外负担”。

可以试试:早晨醒来先在床上躺两分钟,再慢慢起床;中午小憩20分钟,不贪睡;饮食上少油、少盐、常喝汤,多吃点富钾蔬菜(如冬瓜、黄瓜、西红柿),帮助身体平稳度夏。

防猝死,靠规律生活,不靠“灵丹妙药”

别老想着吃几片药、泡个脚就能防病,真正的保命法宝,是规律、节制、警觉。

每天固定时间起床、进食、活动、休息,让身体形成节律,心脏就有了“预期”,负担自然减轻。

再忙,也要保证高质量睡眠,夏天昼长夜短,不少人熬夜吹空调、玩手机,结果心率失调、血压波动,成了隐形杀手。

别怕“懒”,怕的是不懂得“养”

天热了,别逼自己去拼、去抢。适当的“懒”,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打打牌、下下棋、坐在树荫下聊天、晚上散步听蝉鸣,这些看似“没效率”的事,其实是养命的正经事。

别总觉得自己还能扛,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为自己“减速”的人

家有老人,记得提醒:天热是“心脏的坎”

如果你身边有长辈,特别是有三高病史的人,一定要多提醒他们:天热不是闹着玩的,别一忙就忘了喝水、别一累就不休息、别一热就冲冷水澡。

夏天是个“考验期”,熬过去,身体就能缓一口气;熬不过去,可能就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养命,从今天热天的一杯温水、一顿清淡饭、一场午后小憩开始

别等身体发出警告才后悔,防猝死这事,靠的是一点一滴的日常细节,不是电视广告里的神药。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觉得有用,就请收藏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尤其是那些还觉得“我行”的中老年人。

有时候,一个提醒,就能救一条命。

[1]王海燕,张建军.夏季高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与干预对策[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7):567-570.
[2]李梅,周宏.猝死的危险因素与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5):78-81.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徐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