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挂牌,这个平台有何特别?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6 00:17 1

摘要:今天上午,在南京紫金山北麓,紧邻南京火车站的玄武区重点科研地块“玄武之光”,一座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丝路金桥”——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正式挂牌。

今天上午,在南京紫金山北麓,紧邻南京火车站的玄武区重点科研地块“玄武之光”,一座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丝路金桥”——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正式挂牌。

在仪式现场,笔者注意到,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为平台挂牌,多位江苏省领导及国家有关部委、机关的负责人参加,共同见证这一国家级经贸合作平台迈向发展新征程。

高规格的活动背后,是江苏的高度重视。这一平台到底有何特别之处?笔者就此进行了一番探访,不妨一起先睹为快。

共结“一带一路”新纽带

步入“中亚之门”,浓郁的异域风情即刻映入眼帘:产品展销区里,织毯流光溢彩,铜器熠熠生辉,蜂蜜香气醇厚醉人;丝路电商直播间中,塔吉克斯坦留学生拉嘉热情推介家乡的驼奶粉,半天就“带货”超3万元;贸易服务区内,哈萨克斯坦贸易政策发展中心等国家级代表处及多家外资企业机构相继入驻,积极拓展广阔的中国市场……作为集贸易服务、丝路电商、技术交流、文化交流、产品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平台,这里正全面融入中亚元素,精准对接双方发展需求。

贸易之桥——让好货“双向奔赴”: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加强与中亚经贸机构、商协会及企业的联系,举办合作洽谈会等活动,吸引周边省市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携特色产品入驻,促进与中亚的特色产品进口和产品出口;还可以运用AI技术加强产供链合作,筹备线上中亚商品国家馆与线下保税中心,发展“丝路电商”。

产业之手——小项目连起大协作:发挥投资牵引作用,推进产业协作,聚力打造“小而美”的品牌项目。发挥中欧班列物流通道优势,建设海外仓,深挖中亚方向跨境铁路运输等领域合作潜力,巩固维护供应链和运输链稳定畅通。

育人之路——青年携手向未来:发挥以产业出海带动职教出海的综合优势,对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动与中亚五国相关院校共建“郑和学院”,开展中文教学、职业技能等多领域合作,助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专业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技术人才队伍。

文化之窗——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应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打造中亚五国风情文化沉浸式体验空间和特色商品展示区,全方位展示政治文化、特色产业、风土人情,推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传承弘扬“丝路精神”,线性展陈中国—中亚睦邻友好之路,立体呈现“黄金三十年”经贸合作累累硕果。

商品自由奔涌、产业互嵌共荣、青年创业并肩、工匠技艺互鉴……这一平台,满载着中国与中亚贸易畅通合作的金色希望。

从“地方平台”到“国字号”

这个“国字号”平台花落江苏,绝非偶然。

中国同中亚五国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中亚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中亚各国的积极响应。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决定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擘画了未来中国—中亚关系发展蓝图。

江苏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肩负着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经济大省挑大梁”和“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等重大使命。就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举办短短4个月后,2023年9月,江苏省代表团访问中亚,与政商界广泛交流,达成了“以点带面构建合作枢纽”的共识。2024年9月11日,“江苏中亚中心”在南京玄武区正式启幕,着力打造江苏对接中亚的“数字出海口”和中亚国家在长三角的“文明展示窗”。今年4月,江苏中亚中心进一步升级为“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这一国家级平台。

笔者理解,平台的建设,正是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行动之速、谋划之实,可见一斑。而正式运作不到一年,能够如此快速地升级,也得益于江苏这片土地的开放基因和产业实力。

2024年,江苏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额达44.1亿美元,同比增长32.7%,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持续强劲的贸易需求,有力带动了江苏与中亚五国的产业投资合作。2024年,江苏对中亚五国新增投资项目中,中方协议投资额同比增长19倍,今年上半年又增长了6.9倍。

贸易与投资的“双轮驱动”,正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的合作图景:在绿洲棉田,江苏的农业机械正在繁忙耕作;在港口码头,满载货物的集装箱,随着钢铁驼队驶向陆海联运的新征程;从撒马尔罕新城的建设现场,到阿尔玛雷克铜矿选矿,徐工设备成为中亚工业化进程的基础设施“标配”;从农贸市场到商超货架,来自中亚的小麦、禽肉、苹果汁、驼奶粉等农产品极大丰富了江苏百姓的餐桌。

“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近两年,中亚高层团组20多批240多人次到访江苏;2021年至2024年,江苏高校共招收中亚留学生6000多人。持续升温的人文交流,为江苏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

新的故事、新的开始

今年6月17日,在草原明珠阿斯塔纳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宣布2025至2026年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必将引领江苏与中亚的合作之路、友谊之路越走越宽广。会上,六国元首还共同见证了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的揭牌。巧合的是,也正是在这一天,李强总理实地调研了江苏中亚中心,给予充分肯定。

今天,依托江苏中亚中心,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正式挂牌。挂牌仪式简朴而高效,笔者在现场感受到的,是一股务实之风,也是一种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苏”字头升级为“中”字头,从地方枢纽到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意味着平台将根扎江苏,枝连中亚,推动中国中亚互联互通“大动脉”不断延伸。

笔者也从省政府及有关权威部门获悉,江苏将高质量建设运营好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持续拓展“贸易合作、产业协作、产教出海、传播交流”等功能,积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枢纽平台。加快推进新亚欧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的运营水平,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实施好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等重点合作项目,持续优化中欧(亚)班列线路布局,通过高效的跨境物流体系、务实的产业合作,构建贸易畅通、产业互通的黄金通道。

未来,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还将依托江苏超10万亿元规模的国内国际大市场,加快建设位于阿斯塔纳的“中亚江苏中心”,助力中亚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推动江苏优势产能走向中亚。

这是新时代跨山越海的合作故事,挂牌意味着更多故事的开始。笔者相信,乘着“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的东风,江苏必将更好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优势,为“中国—中亚精神”注入更多实践内涵,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高彦 尹美又

图片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刘堃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