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米科技赴港上市,能靠出海破解增长困局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7 14:55 1

摘要:8月4日晚间,极米科技(688696.SH)发布公告,宣布正筹划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若进展顺利,极米科技有望成为四川省又一家实现“A+H”双资本平台布局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强化其全球化战略的资本支撑。

8月4日晚间,极米科技(688696.SH)发布公告,宣布正筹划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若进展顺利,极米科技有望成为四川省又一家实现“A+H”双资本平台布局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强化其全球化战略的资本支撑。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2018年获百度投资,并首次超越索尼、爱普生,成为中国投影市场出货量第一(57.5万台,市占13.2%),此后持续领跑,并连续六年保持出货量第一、四年蝉联出货量及销售额双冠。

极米科技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此次赴港上市旨在满足公司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需求,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作为中国投影设备市场的绝对领导者,极米科技近年来加速推进品牌出海,而H股上市将为其提供更便捷的国际融资渠道,同时增强海外合作伙伴与消费者的信任度。

值得注意的是,极米科技2021年登陆科创板时,便以“硬科技”属性备受关注。此次若成功赴港,不仅能够拓宽融资路径,还能通过港股市场的国际化属性,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吸引更多全球投资者。

据2024年年报显示,极米科技海外业务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18.94%,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1.90%,这一数据印证了公司全球化布局的成效。近年来,极米科技坚定推进品牌出海战略与全球化业务布局。重点开拓的欧洲、日本等市场,持续深耕本地化经营,不断完善线下渠道覆盖,其产品已入驻BestBuy、Sam’sClub、Walmart等众多海外零售渠道。

今年6月,极米科技在法国巴黎举办全球新品发布会,正式面向欧洲市场推出Play 6系列海外版产品——MoGo 4和MoGo 4 Laser投影仪。此次突破性产品的发布,不仅丰富了极米在欧洲市场的产品矩阵,更彰显了公司深化欧洲市场布局的战略决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极米科技已在越南投资建设投影机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内正式投产。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就在公布H股计划前,极米科技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营收16.26亿元,同比增长1.63%;归母净利润达8866.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456.1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062.33%。

对于净利润的显著增长,极米科技解释称,主要得益于持续实施研发创新战略和供应链体系提质增效 —— 通过提升关键零部件通用性、优化生产流程等措施,研发和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加快,推动成本管控和核心盈利能力稳步增强。产品层面,极米科技上半年持续迭代升级,推出包括便携投影、家用旗舰、轻薄投影等新品,巩固了入门级产品的市场份额优势,又在中高端激光投影领域进一步确立行业地位。

极米科技赴港上市,虽为其国际化战略推进与业务版图拓展开辟了新的融资路径,但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一方面,国内市场增长势头放缓,令其业绩承压。中国智能投影市场已步入存量竞争阶段,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3.9%,销售额下降2.9%。在此背景下,极米科技2023年和2024年营收连续两年下滑,其中2023年同比下降15.77%,2024年下降4.27%。不仅如此,极米科技A股股价长期低于133.73元/股的发行价,截至2025年8月6日,收盘价为110.13元/股,总市值达77.09亿元,这一态势折射出投资者对其增长前景的忧虑。

另一方面,海外市场竞争白热化,本土化进程挑战重重。尽管2024年极米境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2%,同比增长18.94%。然而,在欧美及日本市场,其品牌认知度与爱普生等国际巨头相比仍有差距,本土化运营和渠道建设仍需持续投入。

此外,车载业务能否成为极米科技的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尚待时间检验。截至2025年4月,极米已斩获8个车载业务定点(涵盖赛力斯、北汽等合作方),然而该业务的收入贡献尚未明确披露。由于汽车供应链认证周期长、质量要求严苛,能否实现规模化盈利仍需时间验证。

综合来看,极米科技赴港上市带来了发展机遇,但能否赢得投资者青睐,取决于其能否在海外市场实现突破、在车载业务上打开增长空间,并扭转国内市场的业绩颓势。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不确定的全球市场环境,极米仍需证明其长期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来源:艾肯传媒ABI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