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印度,一只老虎悄悄跟踪一只雌性懒熊和幼崽,准备攻击时,懒熊却突然转身猛冲,一场长达45分钟的激战就此展开。懒熊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被视为印度次大陆最具攻击性的动物之一,1950 - 2019年,其袭击人类事件达1337起,远超老虎、狮子等。不过,老
据英国媒体8月6日报道,懒熊是世界上致命的熊类,随着栖息地缩减,印度森林社区正探索与它们共存之法。
在印度,一只老虎悄悄跟踪一只雌性懒熊和幼崽,准备攻击时,懒熊却突然转身猛冲,一场长达45分钟的激战就此展开。懒熊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被视为印度次大陆最具攻击性的动物之一,1950 - 2019年,其袭击人类事件达1337起,远超老虎、狮子等。不过,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袭击人类更致命,约65%的袭击会导致人类死亡,懒熊袭击致死率约8%。
懒熊自身面临栖息地退化、人类报复等威胁,数量减少,已被列为易危物种,全球不足2万只。它们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师,能传播水果种子、控制白蚁数量,深入了解其行为对保障人熊安全至关重要。
懒熊虽以水果、白蚁和蚂蚁为食,但进化出了极具爆发力的战斗技能。2024年研究显示,对潜在威胁猛烈攻击的策略让懒熊生存了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年。分析43次懒熊与老虎相遇事件发现,冲突多以双方退却告终,老虎常毫发无损逃走。自然学家称,与老虎打斗中,懒熊和老虎实力不相上下,老虎耐力不足且难掐住懒熊喉咙,最终老虎精疲力尽,双方都无大碍。
然而,人类与懒熊冲突后果更糟。人类跑不过懒熊,懒熊主要攻击头部,锋利长爪可撕下人脸、挖出眼睛。印度专家尼西思·达拉亚称,人们可能因报复杀死懒熊。由于栖息地丧失,人熊相遇增加,但研究攻击方式、原因和时间可避免冲突。
达拉亚认为,懒熊并非天生具攻击性,其致命性是防御策略的意外后果。面对威胁,懒熊会后腿站立,用前肢攻击,站立在与老虎打斗中带来优势。但对人类,这种攻击方式更致命,因熊会与人类脸部接触,袭击常致灾难性伤害,如斯里兰卡两名男子被懒熊抓伤后失明,印度一男子脑浆鼓出。
在印度部分地区,部落社区易遭遇人熊冲突。他们清晨去丛林采集资源,此时懒熊也在觅食,能见度低易冲突。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懒熊威胁生命,对其保护支持度低。
为改变态度,达拉亚团队分析袭击事件、采访幸存者,提出保障人身安全措施,如教育当地人行走发声、清理灌木丛、在定居点附近建厕所等。还设计了带铃铛和钝钉的防懒熊棍,已分发500根,反馈积极,能吓跑多种野生动物。
达拉亚希望人们了解懒熊后,认识到其是值得保护的动物。森林工作人员对懒熊看法更积极,毕竟懒熊是印度次大陆特有物种,是生态系统重要一环。
来源:科学嘚吧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