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向未来③440家科技企业+200个创新项目,看河套创新“沃土”的创新范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8 09:23 1

摘要:“小河弯弯”蝶变“科创引擎”。国务院河套《规划》发布两周年之际,河套深圳园区以“一月一个样、一年大变样”姿态拼搏奋斗、蓬勃向新,锚定高质量完成规划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发展建设捷报频传、硕果累累。深圳商报此次聚焦河套合作区产业发展新生态、新模式、新成果,推出“河套

编者按:

“小河弯弯”蝶变“科创引擎”。国务院河套《规划》发布两周年之际,河套深圳园区以“一月一个样、一年大变样”姿态拼搏奋斗、蓬勃向新,锚定高质量完成规划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发展建设捷报频传、硕果累累。深圳商报此次聚焦河套合作区产业发展新生态、新模式、新成果,推出“河套向未来”系列报道,试看粤港澳大湾区面积最小、年纪最“轻”的国家战略平台,如何从“规划蓝图”打造一片改革“热土”、创新“沃土”。

“不到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了440多家科技企业、200余个高端项目、1.5万余名科研人才。”创新主体集聚成势,是小小河套成长为一方创新沃土的最鲜明注脚。国务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两年来,河套朝着“迈向世界级科研枢纽”的宏伟目标坚定出发,努力发挥国家战略平台和深港协同合作的独特优势,吸引来自全球的产业、企业、资本、人才源源不断到来,产业集聚效应愈发显著、前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专精特新“小巨人”涌现,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推进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关键是人才。河套众多家科技企业中,不乏世界500强、大型央国企等龙头带动,而推动创新产业持久发展的中坚力量,却少不了在这里成长起来的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

鲲云科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17年,鲲云科技创始人兼CEO牛昕宇在博士毕业后放弃海外名校教职,来到刚刚起步的河套合作区开启创业征程。“中国极有可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超车。”鲲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牛昕宇在5年前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自信预测。彼时成立仅仅3年的鲲云科技,成功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量产的数据流架构AI芯片,通过架构创新,用更低成本实现更高算力,芯片利用率高达95.4%,有效降低了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成本和开发门槛。

如今,成功量产的AI芯片已在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落地支撑4千多个项目。2024年11月,鲲云科技全新一代可重构数据流AI芯片CAISA 430摘得第十九届“中国芯”最高奖“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并在同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志着其关键领域的自主核心技术得到国家认证,成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坚力量。

与牛芯半导体同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牛芯半导体同样选择扎根河套。“政务服务高效便捷、市场主体活力足、创新氛围浓厚,让我们选择在此扎根。”牛芯半导体董事长栾昌海曾这样解释自己选择河套的理由。牛芯半导体致力于推动半导体IP国产化,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在主流先进工艺布局SerDes、DDR等中高端接口IP,解决国产化技术瓶颈,多款IP产品已对齐国际先进水平,连续两年获“关键基础支撑优秀产品”奖项。同时,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让牛芯半导体这样的企业缩短了项目从立项到实施的时间周期,助推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建设一流中试平台,打通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

一项项“黑科技”的涌现,离不开科技企业和科研平台的创新攻坚,而这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落地,更离不开中试平台的赋能推进。中试平台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环节,河套《规划》中更把“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作为三大发展定位之一。

“47亿余吨的原煤产量,超50%的能源消费占比,煤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依然举足轻重”。为推进中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和煤炭行业高质量的转型,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煤科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成立并落户河套,并打造了河套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平台,构建起业内首个矿山机器人的中试体系。

作为河套国际产业中试集聚区的首批中试平台之一,河套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平台已孵化20余款煤矿机器人产品,其中的变电室轮式巡检机器人搭载视觉传感器、AI听觉应用和智能感知一体化体系,攻克了机器人巡检多任务图像识别、变电所全域多参数检测及自分析决策等关键技术,适用于变电所、水泵房等特殊场景日常智能自助巡检,可减少巡检人员4至6人,故障预警率提高50%。今年5月,河套具身智能矿山机器人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为什么会选择河套?中国煤科机器人公司有关负责人直言,对于科创企业来说,创新资源和供应链缺一不可。河套依托大湾区的供应链优势,深圳一个城市就可以支撑起半个产业的供应链,本地供应、本地开发、本地测试,实现产品的快速孵化、快速迭代。中试平台也将立足河套,进一步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条,打造煤矿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目前,河套深圳园区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已授牌建设10个行业级中试平台,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湾区芯谷、数字智谷、量子硅谷、生命绿谷、能源碳谷”产业定位的全覆盖。特种具身机器人、化合物光芯片、智能化自动化药物发现、智慧医疗机器人概念验证、新型光电材料与成像器件等中试服务平台并面向行业开放共享,加速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前沿创新成果“落地生金”。

来源:读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