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民革前辈传记丛书”首部作品《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第一视角展现了郑洞国将军从热血青年成长为抗日骁将的传奇一生。这部回忆录不仅是一部个人抗战实录,更折射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字里行间浸透着爱国将领对民族复兴的赤诚追求
近日,“民革前辈传记丛书”首部作品《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第一视角展现了郑洞国将军从热血青年成长为抗日骁将的传奇一生。这部回忆录不仅是一部个人抗战实录,更折射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字里行间浸透着爱国将领对民族复兴的赤诚追求。
为纪念民革成立80周年,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革前辈光荣传统,民革中央宣传部于2025年起分辑推出“民革前辈传记丛书”,旨在缅怀这些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激励后人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该丛书由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何报翔担任顾问,民革中央副主席谷振春担任主编。
郑洞国将军
郑洞国(1903—1991),字桂庭,汉族,湖南石门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功勋卓著的抗日将领、民革卓越的领导人。
早在学生时代,郑洞国就参加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1924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接受了严格的军事教育和革命思想的熏陶。毕业后,他经东征,历北伐,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郑洞国将军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先后参加了保定会战、漳河战役、徐州会战、归德战役、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和鄂西会战等战役。在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战役中,他担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和副总指挥,参加收复缅北要地密支那攻坚战。抗日战争期间,郑洞国将军转战南北,功勋赫赫,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郑洞国将军脱离国民党阵营,毅然回到人民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水利部参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第二、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五、六、七届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等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祖国统一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抗战史是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而传记是最鲜活的教科书。从古北口血战到台儿庄大捷,从昆仑关攻坚到缅北反攻,从爱国将领到和平使者,郑洞国将军亲历了抗战最惨烈的战场,目睹了中华山河支离破碎的模样,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最不屈的脊梁。《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自1991年出版以来广受海内外读者推崇,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抗战史的重要文献。此次修订再版增补了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和严谨的考据文字,既是对先辈精神的传承,亦是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一郑将军毕生夙愿的深切呼应,更希望读者在郑洞国将军质朴、亲切的文字中铭记历史,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民革前辈传记丛书”简介
民革自成立以来,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积极参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民革前辈们挺身而出,为抗击外敌入侵、争取民族独立奔走呼号;在解放战争的硝烟弥漫中,他们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不遗余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革前辈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为促进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革前辈传记丛书”以严谨求实的论证、翔实可信的史料、有血有肉的讲述,以及大量珍贵的配图,展现民革前辈各自的人生轨迹和精神面貌,从而洞见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揭示多党合作的历史逻辑。从一部部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革前辈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不拔,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的执着探索;我们还可以领略到他们在文化艺术、科技教育、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他们为推动祖国统一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民革前辈传记丛书”首部作品
《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
-THE END-
来源:团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