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喜荣:我在华县桥峪工地为水库建设保驾护航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9 07:54 2

摘要:1969年,华县最大的水利工程——桥峪水库工程开工建设。我原先是县委政法组的工作人员。当年被任命为金堆派出所所长,我人还没有到位,就被公安局选派到水库派出所了。

《战桥峪》•回忆辑录

——桥峪水库建设实录

安全保卫工作为桥峪水库建设保驾护航

作者:史喜荣

1969年,华县最大的水利工程——桥峪水库工程开工建设。我原先是县委政法组的工作人员。当年被任命为金堆派出所所长,我人还没有到位,就被公安局选派到水库派出所了。

我们派出所与水库保卫组其实就是一个职能:安全保卫,为水库建设保驾护航。

工地上的安全标语

当时还是人民公社体制,水库是半军事化的营连编制。水库见一个日头,工地就有劳力上千人。工地工种又多又复杂,有打眼放炮的,有破石的,有拉架子车给坝面上土的。根据这一情况,指挥部让保卫处负责工地施工安全。我们在各营都配备了安全员,还制定了“水库安全规则”。各营连负责人在施工中必须在工地,离开工地必须向指挥部请假。

水库的打眼放炮和取土拉土,都是特别容易出事故的。特别是拉土到坝面,道路多弯,又是下坡,有些小伙子为了省力气,就常常有“放飞车”问题出现,这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虽然有制度,有广播站不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土场和易出事路段都有人员值班,但对拉土过程中“放飞车”问题却难以杜绝。

瓜坡某连三排给水库送面粉的小徐姑娘,她把面粉送到驻地后,就跟随大队人员上了工地。在拉土的过程中,由于拉架子车的人“放飞车”,她在车后拉绳不稳,不幸被架子车绊倒碾压而身亡。

这些血的教训,使我们增强了责任感。我一当班,就穿着警服,在几个“放飞车”多的点上站着。只要一看见有人“放飞车”,我就大喊一声“不要放飞车!”小伙子就赶快停止“放飞车”动作。

这以后,“放飞车”现象有所减少。

车堡子连有个叫生兴的小伙还有放飞车现象,我把他的车子和人叫到一旁,耐心地给他讲不放飞车的道理,这小伙改了,后来再没有放过飞车。

再就是为了杜绝事故,特别是针对拉土时“放飞车”,我们公安保卫和政治处的宣传员,广播员,落实在工地开展的“饱装稳运”劳动竞赛。当时华州营的杜明科车组,车装饱,稳运行,我们就给这个车组插红旗,广播站也滚动播出这个车组的经验。还组织各营领导,在现场观摩参观,从此,“放飞车”现象基本杜绝,再就很少出现拉土时的事故。

总之,在桥峪水库建设过程中,让人感受到华县人民有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搏精神。我们公安保卫工

作也尽到了应该担当的责任。我在此也向参加桥峪水库建设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作者简介:史喜荣,生于1939年,1958年参军入伍。复员后,在华县公安部门工作。1969年底被选派到桥峪水库,任水库指挥部保卫处长。水库竣工后,继续在公安交警部门工作,直至退休。

来源:华州文史荟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