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三十年的汤臣倍健不投广告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9 11:50 2

摘要:这家拥有30年历史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下降2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亿元,同比下降17.34%。

8月8日晚,汤臣倍健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30岁的汤臣倍健,广告费“腰斩”降本未增效,营收利润双下滑。

作者:《号外工作室》

在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竞争白热化的2025年上半年,汤臣倍健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利润双降的成绩单。

这家拥有30年历史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下降2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亿元,同比下降17.34%。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公司创始人兼实际控制人的梁允超,其薪酬情况在财报中并未明确披露,与公司业绩下滑形成的反差。

7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源头厂货拿货平台1688在杭州举办浙江省“平台+产业”AI对接会。大会以“AI驱动产业数智跃迁”为主题,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杭州高新区(滨江)管委会、政府和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号外工作室》在会上获悉,1688发布多项AI新品和升级举措:推出“1688 AI版”App,上线免费企业查询工具“88查”,并对现有“阿里巴巴1688”App进行全面AI化升级。无论是开工厂、搞批发还是轻创业的B端商家,都可以在1688全面AI化的过程中和AI高效合作,打破生意边界,让B端生意变得更轻、更准、更赚钱。作为拥有超1亿年度活跃买家、超100万家源头厂商的B2B第一平台,1688的全面AI化,标志着“AI to B”商业范式正加速成型,AI正成为B类商业增长的新引擎。

01

业绩承压:

营收利润双降的背后

汤臣倍健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呈现出明显的承压态势。

营业收入从上年同期的46.13亿元缩水至35.32亿元,降幅超过两成;净利润从8.91亿元下滑至7.37亿元,降幅为17.34%。

线下渠道收入17.98亿元,同比下降31.63%;线上渠道收入16.84亿元,同比下降13.78%。

线下渠道的大幅下滑反映出药店渠道客流持续减少的行业共性问题,而线上渠道的下降则体现了电商领域竞争的白热化。

汤臣倍健在财报中坦言,第二季度通过调整优化各渠道业务策略,单季度收入同比降幅有所缩窄,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显示出战略调整已初见成效。

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18.88亿元,同比下降28.32%。

“健力多”实现收入4.11亿元,同比下降30.35%。

“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34.43%。

三大核心品牌齐齐下滑,反映出公司在产品竞争力与市场推广方面可能存在普遍性问题。

不过,境外LSG实现收入5.34亿元,同比上升13.46%,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显示出海外市场的潜力。

从买家找货、商家运营到产业升级,1688的全面AI化举措,正让B端生意变得更简单:工厂靠AI接稳小单,创业者借AI找对货源,商家用AI算清市场账。

02

薪酬迷雾:

梁允超的薪资成未解之谜

早在两年半以前,1688就已经开始进行AI探索,去年一下子开启了70多个AI项目,把“找货、挑货、询盘、支付、履约”每个环节全部拆解,逐个试验能否用AI重做。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实际控制人及灵魂人物,梁允超的薪酬情况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在汤臣倍健2025年半年报中,关于核心管理层薪酬的披露却显得十分模糊。

财报中仅在“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部分提到,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本期发生额为7,972,814.37元,上期发生额为10,581,775.00元,同比下降24.65%。

但这一数据并未明确区分梁允超个人与其他管理人员的薪酬构成。

在“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部分,财报明确表示“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持股情况没有发生变动”,但对薪酬细节却讳莫如深。

有分析认为,作为持有公司41.78%股份的控股股东,梁允超的主要收益可能来自股权增值而非薪资收入,因此公司可能认为无需单独披露其薪资。但也有投资者指出,根据信息披露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应当详细披露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情况,尤其是实际控制人同时担任高管职务时,其薪酬信息对投资者判断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为龙头企业汤臣倍健对比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如万孚生物、达安基因等,其财报中均详细列出了每位高管的薪酬构成及具体金额。

03

广告费“腰斩”

降本没有增效

早在两年半以前,1688就已经开始进行AI探索,去年一下子开启了70多个AI项目,把“找货、挑货、询盘、支付、履约”每个环节全部拆解,逐个试验能否用AI重做。

面对业绩下滑的压力,汤臣倍健采取了严格的成本管控措施,其中销售费用的缩减尤为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为12.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22亿元下降32.33%。这一降幅远超营业收入的降幅,显示出公司在费用控制方面的决心。

其中,广告费支出2.43亿元,同比下降53.49%,主要系公司加强费用管控,减少了对广告费的投入。

行政办公费及其他同比下降39.40%,主要因公司缩减差旅费及会议费等支出所致。这种“节流”措施在短期内确实有助于缓解利润压力,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降幅(16.59%)小于营业收入降幅,显示出成本管控对利润的支撑作用。

然而,销售费用的大幅缩减也可能带来长期隐忧。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具有较强的品牌驱动特性,广告投放与市场推广是维持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过度削减销售费用可能导致品牌曝光度下降,进而影响消费者认知与产品销量。尤其在公司主品牌及多个子品牌收入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如何平衡费用控制与品牌建设,成为管理层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发投入为3039.3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978.25万元下降56.45%,主要因委外研发未达预期,本期收到供应商退款,冲减委外研发费用所致。研发投入的大幅下降与公司“科学营养”战略形成反差,可能影响长期产品竞争力。

04

战略调整: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阵痛

2025年是汤臣倍健创立30周年,公司将“强经营质量提升”作为核心目标,聚焦核心品类的创新升级、全渠道业务提质增效、数字化等重大项目课题,显示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

汤臣倍健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维矿分层技术,开发了新一代多维多矿双层片产品;于7月推出自主研发的首款OTC新品“健力多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在抗衰领域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发现,揭示了PQQ抗衰新靶点。这些创新成果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与竞争力。

据了解,汤臣倍健通过科学营养金标准倡议活动、中国南极科考生命探索(冰下湖)合作、透明工厂“好营养 敢透明”系列传播活动等进一步深化品牌信赖度。强品牌战略的实施旨在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价值营销转型。

然而,战略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阵痛。线下渠道的持续下滑反映出传统渠道改革的艰难,而线上渠道在激烈竞争中未能实现突破,显示出全渠道整合仍需时日。

此外,汤臣倍健还放缓了珠海生产基地四期、五期等募投项目的投资进度,主要因行业渠道格局变化及竞争加剧导致业务实际增速未及预期,产能需求缩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公司对未来市场增长的谨慎态度。

汤臣倍健的30周年,既是对过往成绩的总结,更是转型发展的起点。在行业变革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公司能否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成功转型,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未来,也将影响整个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的发展格局。

在梁允超的带领下,汤臣倍健能够凭借“诚信比聪明更重要”的核心价值观,迎接下一个三十年吗?

头图来源|汤臣倍健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