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旌旗猎猎忆峥嵘,薪火相传映初心。2025年8月9日上午,苏鲁豫皖特委历史文化展馆开馆暨铁道游击队诞生地纪念碑、“义合炭场”旧址纪念碑揭碑仪式在枣庄市中区区隆重举行。
鲁南视点枣庄8月9日讯:旌旗猎猎忆峥嵘,薪火相传映初心。2025年8月9日上午,苏鲁豫皖特委历史文化展馆开馆暨铁道游击队诞生地纪念碑、“义合炭场”旧址纪念碑揭碑仪式在枣庄市中区区隆重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传承红色基因、深挖红色资源、活化红色历史记忆,为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搭建新的教育平台。
枣庄市市委党史研究院院长、一级调研员李福运,枣庄市新华书店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庄伟,市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传洋,市中区政府副区长胡少峰出席仪式。市中区光明路街道、龙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及各镇街文联、区文联各协会主要负责同志,铁道游击队员后人与枣庄文史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活动分三阶段有序推进,均由市中区政府副区长胡少峰主持。
在原市中区农业局大院苏鲁豫皖特委历史文化展馆揭牌仪式现场,区文联副主席、收藏家协会会长杨义平详细介绍了展馆的筹建历程与展陈特色。
展馆通过珍贵史料、图片、实物展品,系统展现了苏鲁豫皖特委在革命岁月中的奋斗历程,为公众了解区域红色历史提供了生动窗口。
“父辈们冒着枪林弹雨守护家园的故事,是我们家族最珍贵的遗产。”原鲁南铁道大队副大队长王志胜之子王金国与原鲁南铁道大队政委杜季伟之子杜卫兵作为后人代表先后发言,他们结合家族记忆,深情讲述了铁道游击队队员们在艰苦环境中智勇抗敌的英雄事迹,字里行间满是对先辈的崇敬与传承红色基因的赤诚,引发在场人员强烈共鸣。
田传洋部长在讲话中强调,苏鲁豫皖特委历史文化展馆的落成与系列纪念碑的揭幕,是市中区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这些红色地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激励后辈砥砺前行的精神灯塔。他表示,全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传播方式,让革命故事走进千家万户,让红色精神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后,李福运院长与田传洋部长共同为苏鲁豫皖特委历史文化展馆揭牌,红色绸布缓缓落下,展馆正式对外开放,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仪式第二阶段,与会人员前往陈庄社区,李福运院长与田传洋部长共同为铁道游击队诞生地纪念碑揭碑。这座纪念碑的矗立,既是对英雄队伍诞生历史的郑重镌刻,更是对“赤诚报国、不畏艰险、机智果敢”铁道精神的永恒致敬。
在第三阶段,众人转赴红旗小学(西校),为“义合炭场”旧址纪念碑揭碑。作为铁道游击队早期活动的重要据点,“义合炭场”承载着革命先辈隐蔽斗争、积蓄力量的珍贵记忆,纪念碑的设立让这段隐秘而伟大的历史得以具象化呈现。
此次系列活动的举办,为枣庄市市中区再添三处重要红色教育场所。从展馆内的史料陈列到纪念碑前的庄严伫立,红色历史的厚重与革命精神的温度交织交融,让在场每一个人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活动虽然结束,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红色故事的传播,正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续写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卢伟
来源:鲁南视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