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糖尿病治疗药物中,临床应用几十年的二甲双胍一直以来都是很多患者的一线基础用药,二甲双胍除了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以外,多项研究还发现其在改善代谢,抗衰老,甚至是抗癌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临床潜力。
在糖尿病治疗药物中,临床应用几十年的二甲双胍一直以来都是很多患者的一线基础用药,二甲双胍除了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以外,多项研究还发现其在改善代谢,抗衰老,甚至是抗癌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临床潜力。
近年来,利拉鲁他,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在作为降糖药逐渐被广泛应用的同时,此类药物带来的减重和代谢获益,也为其在保护心脑血管,肝脏,肾脏等多个脏器方面,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潜力。
近日发表在Cell子刊 报告医学上的一项综述文章中,医学专家汇总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多项临床证据,总结了该药物在降糖之外带来的潜在临床获益。今天的这篇文章,就结合这篇文章的相关内容,为大家介绍下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在多种器官保护和疾病预防方面的临床潜在获益。
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最具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来自SELECT试验的结果。这项涉及17604名患者的大型临床试验显示,司美格鲁肽能够将主要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梗及脑梗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降低20%,此外,该药物还能降低19%的全因死亡率。
基于这一突破性发现,2024年FDA批准司美格鲁肽成为首个用于降低肥胖或超重成年人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减重药物,这标志着GLP-1受体激动剂在心血管保护方面的地位得到了药品监管机构的认可。
GLP-1药物对于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是FLOW试验,该试验纳入了3533名伴有慢性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3.4年后发现,司美格鲁肽能够将肾脏复合终点事件(包括肾衰竭,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超过50%,肾脏相关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24%。
也是基于这一研究发现,美国FDA在2025年1月扩大了司美格鲁肽的适应症,批准其用于降低伴有慢性肾病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肾病进展、肾衰竭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在保留射血分数的心衰治疗方面,GLP-1受体激动剂也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司美格鲁肽不但改善了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提高了心衰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距离,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体重减轻。
在另一项研究中,替尔泊肽表现出了更强大的心衰保护作用,使用替尔泊肽,将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事件的复合终点风险降低了38%。
在改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方面,GLP-1受体激动剂同样表现出色。ESSENCE试验显示,司美格鲁肽能够使62.9%的患者实现脂肪性肝炎缓解,同时,有36.8%的患者肝纤维化得到改善,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肝细胞本身并不存在GLP-1受体,GLP-1药物的这些肝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重或改善全身代谢和炎症状态间接实现的。
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显著的减重作用,使其在保护骨关节,减少膝关节炎疼痛方面也带来了显著的临床获益。相关临床试验数据表明,使用司美格鲁肽进行68周的治疗后,患者体重减轻了13.7%,膝关节炎疼痛评分改善了41.7分,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评分。
替尔泊肽已经分别在2024年和2025年在美国和中国获批用于伴有肥胖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实验数据显示,替尔泊肽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暂停通气指数,治疗52周后,参与者的这个指数降低了25到29次/小时,而安慰剂组仅降低了5次/小时。
多项大型心血管结局试验(包括SELECT、SUSTAIN-6、REWIND和PIONEER 6)都显示,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类药物还与全因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相关。
如此广泛的保护作用背后,是GLP-1药物的药理学机制。
首先,人体的心脏,肾脏,血管,免疫细胞,大脑组织中够广泛分布着GLP-1受体,此类药物能够直接激活这些受体,从而发挥广泛的器官保护作用。
其次,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减轻体重,这些药物从根本上改善了机体的代谢状态,从而对多个器官系统也能够产生有益影响。
此外,这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多种炎症标志物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通过改善慢性炎症,也进一步加强了GLP-1药物的多重靶向器官保护作用。
一种药物能够同时保护心、脑、肝、肾等多个脏器,这在医学史上是罕见的。而在安全性方面,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了这类药物的良好安全性,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多数可以耐受。在用药依从性方面,此类药物目前多数还是注射给药,多数为每周注射一次,患者依从性较好。
但这类药物也不是没有局限性,由于多数都是新型药物,其较为昂贵的价格,往往也限制了该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在不同个体用药反应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些敏感个体,使用低剂量也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副作用不适症状,因此,需要在耐受药物的基础上使用此类药物。
现有临床数据显示GLP-1药物的安全性相对良好,但更长期的安全性数据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积累,其显著临床获益背后的分子机制也仍需深入研究。
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和机制研究的不断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GLP-1受体激动剂将在更多疾病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健康获益。对于广大患者来说,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为健康保驾护航提供新的选择。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认识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这个“多面手”药物能够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健康中国,你我共筑!
参考文献:
Maria J. Gonzalez-Rellan, Daniel J. Drucker, The expanding benefits of GLP-1 medicines, Cell Reports Medicine, Volume 6, Issue 7, 2025, 102214, ISSN 2666-3791.
来源:李药师谈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