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现在开庭!”随着稚嫩却有力的声音响起,“审判长”手中的法槌庄严落下,7月31日,庙后街法庭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在进行。
“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现在开庭!”随着稚嫩却有力的声音响起,“审判长”手中的法槌庄严落下,7月31日,庙后街法庭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在进行。
15名未成年人通过沉浸式的角色扮演与探索,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同学们指尖可触、心中可感的鲜活体验,在同学们心中悄然埋下尊崇法律、守护自然的种子。
本次模拟法庭的案例“未成年人张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改编自真实案例,生动再现了一名高中生因法律意识淡薄,非法猎捕、出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鸟而触犯刑法,最终被判处刑罚的过程。
在庄严的法庭氛围中,青少年们化身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沉浸式体验了案件审理的关键环节,完整演绎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宣判等环节,从而深刻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关于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法律规定及违法后果。这种互动式普法,让生态法治观念如春雨润物般渗入童心。
模拟法庭结束后,青年志愿者现场宣读了“爱鸟护鸟倡议书”,呼吁共同守护生态家园。
当同学们带着“公诉人”的正义感、“辩护人”的思辨力、“审判长”的责任心走出法庭,法治信仰与生态保护意识已在心中悄然生根。这场在法庭开展的普法活动,如同播撒下绿色的种子,期待通过孩子影响家庭,再由家庭辐射社会。
西安法院将继续凝聚合力,不断拓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让每一份判决都成为生态保护的生动教材,让法治之光照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来源:西安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