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光明跨越山海:“中国好医生”周行涛教授赴疆行公益手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1 10:59 2

摘要:2025年8月8日,立秋的凉意初染乌鲁木齐,而普瑞眼科医院内却涌动着暖流。随着乌鲁木齐普瑞眼科一城两院正式挂牌成为青少年圆锥角膜公益基金定点协作单位,一场跨越千公里的光明接力在此展开。

2025年8月8日,立秋的凉意初染乌鲁木齐,而普瑞眼科医院内却涌动着暖流。随着乌鲁木齐普瑞眼科一城两院正式挂牌成为青少年圆锥角膜公益基金定点协作单位,一场跨越千公里的光明接力在此展开。

乌鲁木齐普瑞眼科正式挂牌成为青少年圆锥角膜公益基金定点协作单位

中国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的领军人物,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教授——这位荣膺“中国好医生”、“最美医生”、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领军人才等多项崇高荣誉的权威专家,亲赴边疆,为两名新疆地州青少年患者完成了意义非凡的公益手术,以过人的医术为两个家庭驱散了疾病的阴霾。周教授动情的说:"这项公益行动走到第九年,今天把便捷诊疗送到了患者家门口。看到新疆孩子们不用再辗转求医,这就是医者最大的欣慰。"

周行涛教授坚持公益多年

当公益遇见专业:温暖照亮边疆

在患者等候区,即将接受手术的小秦(化名)和特列克(化名)正安静等待。面对圆锥角膜这一青少年视力“杀手” 周行涛教授表示:“青少年如果近视或散光度数短期内快速加深,视力矫正效果不佳,一定要进行圆锥角膜筛查。这是一种角膜扩张性疾病,若任其发展,可能导致失明。我们今天的手术,核心在于阻止角膜扩张的进程,配合术后定期复查,防止病情恶化。手术技术虽成熟, 但我们对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这份责任是他对患者术前每一份忐忑的细心抚慰,是对手术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是对术后漫长岁月里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化的持续关注与守护。这份责任心,驱动着他跨越地理的遥远,只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点亮一盏不灭的希望之灯,守护边疆少年们看世界的权利与梦想。

周行涛教授与 肖晋主任术前探讨

此次公益项目采用角膜胶原交联技术,由周教授主刀、普瑞眼科眼表及角膜病专科副主任肖晋团队协作完成。医院业务副院长胡裕坤介绍:"全疆仅有的两个全额资助名额,我们特别选定来自喀什和库尔勒的偏远地区患儿,就是要让医疗资源薄弱地区的孩子也能获得同等质量的救治。"

手术台上:医者助力青春梦想

22岁的准大四生小秦怀揣着入伍梦,从库尔勒到乌鲁木齐普瑞眼科医院,却查出圆锥角膜需手术,他起初因担心费用而抗拒。了解到小秦的情况后,经过审查决定将本次青少年圆锥角膜公益项目宝贵名额之一给予他。得知消息的小秦和妈妈十分欣喜,“感谢医院和基金会,我相信手术一定会成功的。”小秦妈妈坚定的说道。

周行涛教授为小秦做裂隙灯检查

手术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周行涛教授全神贯注,动作流畅;一旁的肖晋主任则不时温柔安抚手术台上的小秦。21分38秒,时间在专注与默契中流逝——11点12分,手术圆满成功!少年的军旅梦想,在专家的技艺中被稳稳托起。

21分38秒托举少年清晰梦想

来不及片刻休息,周教授紧接着为来自喀什的17岁少年特列克进行手术。这个普通家庭的准大一新生,家里还有两个姐姐在读大学,他深知父亲独自供养三个大学生的艰辛,手术费用曾如巨石压在特列克的心头。“爸爸说借钱也要治好我,我听了特别难受……”基金会的援助电话驱散了特列克的愁云。他认真查过周教授的资料,信任取代了不安。手术同样顺利,病房里,特列克轻声将喜讯告诉陪伴的姐姐,并第一时间传给了远方的父亲。“手术前只想着手术,现在成功了,我开始期待大学录取通知书了!”他脸上绽放的笑容,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更清晰的视力,将助力他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两位少年崭新的角膜,正是“用爱传递光明”最生动的写照。

手术成功留下珍贵合影

展望未来,周行涛教授强调:“新疆地域辽阔,优秀医疗人才济济。应充分依托“互联网+”平台,深化跨区域交流协作,实现疑难病症的实时研讨与远程诊疗,为新疆患者开辟更便捷、安心的医疗服务通道。”

展望未来:让光明之树枝繁叶茂

乌鲁木齐普瑞眼科自2012年启动"睛彩明眸"项目以来,已构建起覆盖全疆的眼健康防护网:12年间开展义诊超20万人次,实施公益手术300余台,将专业诊疗送入边疆各地。此次与Youth Fly弋飞公益基金的深度合作,是乌鲁木齐普瑞眼科一城两院公益之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每一份公益投入,不仅传递着社会的温度,更为边疆眼健康事业铸就了向上生长的牢固根基。当专家的仁心仁术与公益的力量星火汇聚,再遥远的距离也能被跨越,再微小的梦想也值得被点亮。周行涛教授坚守“做一名追光者,守护患者光明”的初心,与乌鲁木齐普瑞眼科医院共同托起的,不仅是两位新疆少年清晰的“视”界,更是边疆万千家庭对健康未来的深切期盼。这束在初秋时节播撒的光明,必将照亮更多前路,让新疆大地的“睛”彩梦想,生生不息。

来源:护眼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