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涌流注活水 创新潮起育新林——从半年报看山西民营经济新气象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3 18:02 3

摘要: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民营经营主体396.1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7.6%。今年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2%,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6.0%,占全省外贸比重达41.2%。

生产车间机声隆隆,项目工地热火朝天,政策红利精准抵达,创新成果的加速涌现——我省民营企业正以主力军的姿态在广袤大地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

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民营经营主体396.1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7.6%。今年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2%,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6.0%,占全省外贸比重达41.2%。

我省民营经济系统主动担当,推动政策导航、育苗壮骨、陪伴成长、“晋”展风采和强基赋能五大计划,“晋企惠”“晋企通”“晋企投”“晋企才”四大品牌初见成效,多措并举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系统集成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集中力量助企纾困解难,下大力气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全力以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省民营经济在稳增长、促创新、惠民生中迸发出强劲活力。

平稳向好

半年报亮点纷呈

7月28日,全省民营经济系统工作座谈会在太原召开,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为推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明确路径。

民营经济已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民营企业115.1万户,同比增长2.8%,其中“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民营企业达43.5万户、数字经济民营企业12.7万户。全省民营经济延续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民营企业用电量、投资额、进出口额保持稳定增长。

民间投资持续发力,成为稳投资的重要支撑。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2%,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全国平均水平,占全部固投比重达48.6%,较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全省各市中,运城市表现尤为亮眼,民间投资完成325.6亿元,总量全省第一,同比增长14%,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惠企成效显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完善民营经济1+N服务体系,建立957家省级重点联系民营企业库和211家重点服务机构库,开展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开发线上民营经济政策“百问百答”专栏,发布148个高频问题解答;持续擦亮“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赋能大讲堂”品牌,邀请专家开展直播9场,让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在金融支持方面,特色金融服务套餐持续优化,“股改贷”上半年投放8.68亿元,累计为464户股改企业放贷24.9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精准施策

纾困解难促发展

日前,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发布《2021年-2025年惠企政策点清单》和《2021年-2025年惠企政策文件合集》,通过系统化梳理,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查询与下载渠道,并将定期更新。两份惠企成果共梳理177份文件和738个政策点,让企业对政策红利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各市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模式,也推出一系列特色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朔州“春霖行动”多点发力,打造覆盖全市90%以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媒体宣传矩阵,召开8场“税企银”三方座谈会,推动9家企业获得1.65亿元定制化融资。同时组织“银税互动”主题沙龙覆盖1490余家企业,联合92家涉税中介问计问需,推动优化4项金融产品惠及330余家企业。

阳泉“泉好办”政企贴心会构建服务新范式。政府部门靠前服务,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收集问题及意见建议,分级分类建立台账,限时办结、协同攻坚。“泉好办”惠企直通车小程序也于近日正式上线,集成企业诉求提交、问题流转分办、办理进度查看、结果反馈等功能,为企业与政府部门搭建起高效、顺畅的互动桥梁。

晋城市企业服务平台创新打造“服务超市”。绘制服务资源地图,精准标注服务机构地理位置;建立动态企业数据库,收录120余项服务机构的服务项目,编制服务手册,实现供需信息透明化。拓展服务半径,加强与国家级、省级示范平台的对接合作,接入省外优质服务机构,实现服务资源共享。目前,平台已入驻各类服务机构359家,发布服务产品745个,累计完成服务订单2.2万余个,举办各类服务活动400余场,直接服务企业超2万家。

创新驱动

向“高”向“新”活力奔涌

政策赋能,全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四新”经济、数字经济力量加速成长。民间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投资亮点频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省民营企业向“高”向“新”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民间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投资亮点突出。全省通过打造“晋企投”服务品牌,建立问题诉求督办机制,按月跟踪监测进展,联合举行省级重点工程融资推介会,按季度两批次向民间资本宣传推介项目120个,包含产业类项目(含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重大工程和补短板类项目、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目等。

运城市建立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库,重点推进350个总投资超千亿元的工业项目,其中永津集团医药中间体、阳光焦化干熄焦等30余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常态化开展科技型企业招引与遴选,加强校地对接,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加速技术转化与产品落地,让民营企业在新赛道上不断开辟发展新空间。

晋南钢铁集团沃能化工厂,智能巡检员上岗,可精准捕捉设备细微的温度波动,提前预警过热故障;对有毒有害、可燃气体的灵敏度远超人工。未来,该集团将持续拓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让智能巡检技术赋能生产各环节,为企业安全稳定、高效高质发展注入科技基因。

太原市福莱瑞达物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首创“线边物流”体系,通过AI技术将制造业物流效率整体提升20%—30%,人工成本节约30%以上,为1000余个全球客户、超过35家行业头部企业提供全流程智能仓储及线边物流服务。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