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接力赛:一例ALK肺癌患者的6年治疗启示录——当精准医疗遇上肺结核的特殊战役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3 21:16 2

摘要:ALK阳性肺癌在我国NSCLC患者中约占5.6%[1]。由于该亚型较为罕见且对靶向治疗反应良好,ALK突变被称为肺癌中的“钻石突变”。近年来,随着ALK-TKI的持续迭代,ALK阳性NSCLC的治疗进入精准时代,特别是第三代ALK-TKI洛拉替尼的临床应用,显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第三代ALK-TKI洛拉替尼联合多学科诊疗,为ALK阳性NSCLC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新希望。

ALK阳性肺癌在我国NSCLC患者中约占5.6%[1]。由于该亚型较为罕见且对靶向治疗反应良好,ALK突变被称为肺癌中的“钻石突变”。近年来,随着ALK-TKI的持续迭代,ALK阳性NSCLC的治疗进入精准时代,特别是第三代ALK-TKI洛拉替尼的临床应用,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重塑了患者对生命的期待。当生存期以“年”为单位计量,希望便有了具象的形态。本次特邀运城市中心医院贾莉教授和任伟东医生共同讲述一位ALK阳性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的6年坚守历程。

序幕:被胸腔积液揭开的真相

2019年深秋,运城市中心医院的门诊接待了一位从县城转来的56岁的患者。起初,患者只是因为“上坡气短”走进了县医院,可县医院的胸片却显示右侧胸腔竟有大量积液——如同被蒙住的肺脏在发出警报。转诊至运城市中心医院后,医生通过进一步的胸腔穿刺,在胸水中检出了腺癌细胞。随后的基因检测揭示了关键的分子特征——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完善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右肺腺癌cT1cNxM1a IV 期,伴肺内及胸膜转移”。患者一时难以接受,内心充满了对疾病的恐惧与不安,但在贾莉主任团队的耐心解释下,他逐渐理解了自身病情与治疗方向,带着医生的专业支撑与家人的鼓励陪伴,鼓起勇气,踏上了这场持久而艰难的抗癌征途。

图1. 2019-9-22入院CT

图2. 病理报告

图3. CEA水平

第一棒:克唑替尼带来的希望与考验

确诊后,医生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以克唑替尼为核心的一线靶向治疗方案。作为第一代ALK-TKI,克唑替尼曾为无数ALK基因阳性NSCLC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患者在治疗启动后2个月内,病情即得到了初步控制,肿瘤体积缩小近30%,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疗效评估达到了“部分缓解”。在那段时间里,患者始终坚持规律服药,心怀着对生活的期许和牵挂,平稳地度过了近两年。

图4. 2020-06复查CT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患者服用克唑替尼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2021年6月,他因全身大面积皮疹与面部明显浮肿前来复诊。这是克唑替尼治疗中较为典型的不良反应,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更令人担忧的是,检查提示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不排除肿瘤进展耐药的可能。同时,医生们也意识到克唑替尼血脑屏障穿透力较弱,对于潜在的脑转移防控效果有限,治疗策略亟待调整。

根据《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指南(2025版)》建议,肿瘤若出现耐药后,应再次进行活检,以指导更为精准的后续治疗策略[2]。然而,家属出于多方面考虑拒绝再次活检,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反复、充分地沟通病情风险,迅速调整方案,采取放疗手段为患者控制病情发展。在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患者接受了颈部及纵膈淋巴结引流区局部放疗(60Gy/30F/2Gy)。治疗过程顺利,短期内肿瘤局部病灶控制较好。然而,抗癌的战斗仍未停歇,仅仅4个月后,患者在复查中又发现疑似放射性肺炎

图5. 2022-01-10复查CT

第二棒:当肺癌遇上肺结核

2023年1月,患者因咳嗽、气短进行性加重,再次前来就诊。CT提示病情可能进展贾莉主任团队果断决定将治疗方案升级为第三代ALK-TKI洛拉替尼,以期更有效地控制病情。与此同时,医生团队也敏锐地意识到,症状加重的背后,或许并非肿瘤单一因素,是否合并感染,是合并了何种病原体,结核、真菌、还是细菌?还是存在双原发肿瘤?这些问题仍需检查进一步明确。

图6. 2023-1 CT图

为厘清病因,医生们为患者安排了二次支气管镜活检及相关检查。综合患者症状和病理结果,MDT团队会诊发现,患者除肺癌外,还合并有肺结核感染!肺结核与癌症的“双重夹击”,不仅使医生团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让这段抗癌之路愈发崎岖曲折。抗结核药与靶向药物之间可能存在代谢相互作用,若贸然联合使用,可能会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医生团队也曾考虑是否需要暂停洛拉替尼,但肿瘤控制同样刻不容缓,一旦中断靶向治疗,病情或将快速反弹。在风险与获益之间,团队必须做出艰难而精准的抉择。

图7. 肺结核相关检查报告

第三棒:“洛拉替尼+抗结核四联”双线作战

在多学科团队的反复评估与权衡下,贾莉主任团队最终决定采取“双线作战”的策略:在继续使用洛拉替尼的同时,启动抗结核四联治疗,全力在肿瘤与感染之间稳住阵线。这项严谨的治疗决策,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后续治疗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基础。医生团队之所以坚持继续使用洛拉替尼,正是源于其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

洛拉替尼具备卓越的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与对多种耐药突变的广谱覆盖力,在ALK阳性NSCLC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CROWN研究中,洛拉替尼的中位PFS突破60个月、5年PFS率高达60%(HR=0.19),这一亮眼数据将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长期生存”从设想变为了现实[3]。更有多项预测模型指出,洛拉替尼一线应用的中位PFS可达8~10年甚至更长,为“临床治愈”的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4]。值得一提的是,洛拉替尼在预防脑转移方面同样展现出强大优势。尤其在亚洲基线无脑转移人群中,5年脑转移累积发生率为0%[5]。对于患者这类尚未发生脑转,但脑转风险较高的ALK阳性晚期NSCLC人群而言,洛拉替尼不仅是控制肿瘤病灶的关键武器,更是守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坚固防线。

在治疗过程中,贾莉主任团队密切地监控患者的肝功能等各项指标,药物的时间、剂量、顺序都经过精细严谨地设计,只为最大限度地保障治疗安全与疗效。

六年长跑的生命启示

转眼间,六年已过,至今医生们仍欣慰地见证着这位患者病情的稳定控制和良好的生活质量。肿瘤始终处于“部分缓解”状态,未见明显进展;体力状况(PS)评分1分。他不仅成功战胜了肺结核,更在洛拉替尼的长期靶向治疗支持下稳住了癌症,正如患者自己所说,“终于可以踏实地喘过气来”。

患者的长期生存并非偶然,而是现代精准医学进步与多学科团队通力合作的真正体现。从动态病理活检、序贯治疗(克唑替尼洛拉替尼的精准切换)到靶向药+放疗+抗结核的协同策略,每一个决策都源于科学路径的严谨推进,也凝聚着医患之间彼此信任、携手前行的深厚情感。

结语

这位患者的故事,是成千上万中国基层ALK阳性肺癌患者的真实写照。在多学科团队协作与精准医学日益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洛拉替尼等创新疗法正逐步改写 ALK阳性NSCLC患者的生存图景。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段与信念共行的旅程。在精准医学照亮的方向上,医生们仍将坚守初心、协力共进,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尊严与延续生命的无限可能。

专家简介

任伟东 教授

肿瘤学硕士 主治医师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多原发肿瘤专委会委员

山西省基层卫生协会肿瘤防治专委会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

山西省老年学会胸部肿瘤专委会委员

山西省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临床研究分会委员

山西省老年学会热疗专委会委员

山西省老年学会肿瘤整合治疗专委会委员

运城市医学会肿瘤学专委会秘书

专家简介

贾莉 教授

主任医师

运城市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运城市肿瘤质控部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肿瘤免疫不良反应管理学组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肿瘤热疗专委会副会长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临床研究分会副会长

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消化肿瘤内科分会副会长

山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基层健康管理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山西省老年和老年健康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多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山西省健康管理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胸部肿瘤精准诊疗分会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转化医学分委会委员

参考文献:

[1]中国非小细胞肺癌ALK检测模式真实世界多中心研究专家组,等.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ALK检测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9,48(12):913-920.

[2]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指南(2025版).中华肿瘤杂志,2025,47(4):283-297.

[3]Solomon BJ, et al. Lorlatinib Versus Criz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LK-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5-Year Outcomes From the Phase III CROWN Study. J Clin Oncol. 2024;42(29):3400-3409.

[4]Williams T, et al. Modelling Challenges for Cancer Drugs With Unprecedented Outcomes: Lorlatinib in the First-Line Setting of ALK+ aNSCLCas a Case Study. 2024 ISPOR EU.

[5]Wu YL, et al. First-Line Lorlatinib Versus Crizotinib in Asia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LK-Positive NSCLC: Five-Year Outcomes From the CROWN Study. J Thorac Oncol. 2025 Feb 28:S1556-0864(25)00097-8.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