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说,当你在生活中频繁遭遇生气、焦虑、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时,肝气就会受到抑制,无法正常疏泄,出现肝郁气滞的情况。这就好比道路堵塞,车辆无法顺畅通行一样,肝胆的气机也会因此阻滞不通。气机不畅,津液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凝聚成痰;血液的正常流动也会受阻,产生瘀
胆囊息肉,简单来说就是胆囊内壁上长出的“小肉疙瘩”,多数为良性病变。不过,一旦发现胆囊息肉持续增大,也是有病变的风险的。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胆囊息肉的形成往往与肝胆气机不畅、痰瘀互结密切相关
比如说,当你在生活中频繁遭遇生气、焦虑、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时,肝气就会受到抑制,无法正常疏泄,出现肝郁气滞的情况。这就好比道路堵塞,车辆无法顺畅通行一样,肝胆的气机也会因此阻滞不通。气机不畅,津液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凝聚成痰;血液的正常流动也会受阻,产生瘀血。痰瘀相互胶结,日久就会在胆囊内形成息肉。
对于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型的胆囊息肉,中医有一个经典方剂——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组成。
其中,柴胡能疏解肝胆之郁,黄芩可清泄肝胆之热,二者配伍,共奏和解少阳、清肝胆热之功;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调和肝脾;
半夏和胃降逆、燥湿化痰;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可使体内的痰瘀之邪通过大便排出体外;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顾护胃气。
然而,不少患者反馈,服用大柴胡汤后,胆囊息肉不仅没有缩小,有些甚至还在继续增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是因为大柴胡汤虽然能够疏通气机、清热化痰,但对于已经形成的较为顽固的息肉,其攻坚破积、软坚散结的力量相对不足。就像用一把小铲子去铲除一块坚硬的石头,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很难将其彻底清除。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此时,我们可以在大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入两味具有软坚散结功效的药材——牡蛎和浙贝母。
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肝、胆、肾经。咸能软坚,涩可收敛,牡蛎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的功效。《本草备要》中记载牡蛎“咸以软坚化痰,消瘰疬结核,老血疝瘕”,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够直接切入痰瘀互结之处,将息肉逐渐软化、消散。
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浙贝母“解毒利痰,开泄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浙贝母能够清除体内的痰热之邪,同时其散结的功效可以辅助牡蛎更好地化解胆囊内的息肉,使息肉失去生长的“土壤”。
1、当然,如果胆囊息肉患者伴有明显的瘀血症状,如胁肋部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可以在方剂中加入丹参、桃仁等活血化瘀的药物,增强活血通络、消散息肉的作用;
2、如果痰湿症状较为突出,如咳嗽痰多、肢体困重、舌苔白腻等,可加陈皮、茯苓等健脾化痰祛湿之品,从根源上杜绝痰湿的生成;
3、若患者还存在脾胃虚弱的情况,如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则需要加入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的药物,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医调理胆囊息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耐心和信心。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病情的恢复。
王主任温馨提示: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并非专业的用药指导。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具体用药方案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来源:中医张金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