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气象预警精准触发!暴雨下成功守护零伤亡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4 12:14 1

摘要:此刻,雷达回波图上,强对流云团正逐步逼近泥溪镇,而这通关键电话,是重庆气象部门“44NN”(即“24小时—6小时—2小时—实况”递进式预警预报;贯通“市-区县-乡镇-村/网格”四级响应行动;N分类灾害敏感行业领域各类典型致灾场景;N分层任务事项)分段分级分类分

“泥溪镇吗?上游强回波即将进入你们域内,请立即组织群众转移!”

8月10日15时,云阳县气象局的值班预报员刘雨亭依据最新的滚动监测结果,焦急地抓起电话,向泥溪镇发出了精准预警“叫应”。

8月10日15时,云阳县气象局值班人员电话叫应泥溪镇。摄影:郑熊莲

此刻,雷达回波图上,强对流云团正逐步逼近泥溪镇,而这通关键电话,是重庆气象部门“44NN”(即“24小时—6小时—2小时—实况”递进式预警预报;贯通“市-区县-乡镇-村/网格”四级响应行动;N分类灾害敏感行业领域各类典型致灾场景;N分层任务事项)分段分级分类分层颗粒化预警响应机制在基层的又一次生动体现。正是这个精准的“叫应”,为泥溪镇在这场与时间赛跑、和暴雨较量的抢险救援行动,争取出了黄金时间。

在收到县气象局的“叫应”后,当地政府迅速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再次组织人员对重点区域展开全面巡查。

风雨如注,当地干部和应急人员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前行。巡查中,他们敏锐地发现,泥溪镇石缸村的薛家沟情况危急,溪流水位正急速上涨,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和断枝,漫过河岸,直逼低洼地带,严重威胁周边群众安全。

云阳县泥溪镇石缸村的薛家沟因暴雨导致河水猛涨 摄影:杨佳奇

工作人员当机立断,按照“气象预警+响应措施”的提示信息,对漫水路段和易涝区域进行重点盯防,设置警示标识,拉起警戒线。

同时,有条不紊的排查工作也迅速锁定目标——附近有3户共5名群众处境危险,其中还有老人和孩子,行动极为不便。

时间就是生命!工作人员争分夺秒,仅用十分钟就将5名群众安全、快速转移至集中安置点。此次高效安全转移,正是递进式预警触发递进式响应、精准指导避险行动的典型成果。

云阳县泥溪镇工作人员及时将受灾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 图片来源:云阳县融媒体中心

这份“未雨绸缪”的底气,离不开气象服务的提前布局与持续深化。

早在9日,县气象局就依据“31620”(即3天重要气象信息专报、1天每日气象要讯、6小时气象预警/预警信号、2小时气象警报、0小时雨情通报)递进式预报预警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了“重要气象信息专报”,提前预报了此次降雨过程。

10日上午,强降雨如期而至,依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迅速行动,升级启动防汛和地质灾害应急响应,雨势较大的泥溪镇,就升级为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和地质灾害一级应急响应。

降雨过程中,县气象局每小时更新一次降雨落区和量级,精细到镇街,先后发布各类气象预警短信16条,覆盖25.5万人次,通过电视机顶盒发布5条预警信息,覆盖16万户次,发布应急广播2条,覆盖480个村社13.4万台次,此外还开展电话叫应相关部门和乡镇32次。

同时,滚动发布的预警信息,通过御天·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精准触发了22个行业部门的84条措施指令和34个乡镇街道的134条针对性措施指令,确保了“气象预警+响应措施”信息直达镇街、村社“最后一米”,为各级各部门高效联动提供了核心支撑。

8月11日,云阳县气象台的工作人员继续坚守岗位,分析研判天气形势,持续做好服务。摄影:郑熊莲

“本轮强降雨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闻气象预警而动,迅速响应,高效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全县总体情况平稳有序、平安稳定。”县委书记陈道彬在11日的防汛抗灾工作调度会上,对本次防灾救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截至11日14时,云阳全县大部地区累计雨量达暴雨级别,最大累计雨量(240.4毫米)和最大小时雨强(57.2毫米)均出现在泥溪镇石缸村。

镇村干部敲门紧急转移受灾群众 图片来源:泥溪镇镇政府

如此猛烈的暴雨下,全县未出现一起人员伤亡,这背后,正是气象部门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筑起了防灾减灾的第一道科学防线,是多部门基于精准气象信息的快速响应与协同作战,携手在暴雨中,共同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堤”。

来源:晚晚的星河日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